各位親愛的弟子班的家人們,大家晚上好,今天看了家人們在弟子班里的分享,有一個話題就跟昨晚上相關(guān)的,想更深入的跟大家去交流一下,
我昨天晚上跟大家在分享的時候,談到了我自己在格物的時候,引出了我大學(xué)的一個沉寂很久的傷痛,有20年了吧,
我一直沒意識到。但是昨晚呢它就自己跳了出來,我就做了格物致知,當(dāng)時內(nèi)心有點酸酸的感覺。這個呢昨晚跟大家做了分享。
今天爬樓看弟子班的信息,有一些家人也在分享一些他們小時候遭遇的傷痛,我簡單舉幾個例子吧,
就是我看到的有家人他會分享,自己小時候給爸爸媽媽就是不愛,就是爸爸媽媽會覺得自己可能是個女孩,爸爸媽媽想要男孩,就對自己不照顧,或者爸爸媽媽覺得自己的女兒不夠漂亮,不夠優(yōu)秀,或者爸爸媽媽覺得自己的女兒是多余的,總是送到爺爺奶奶或者姥爺姥姥的家里面。
還有一些家人分享的,是在上小學(xué),在上中學(xué)就會遭遇一些性騷擾,這種傷痛其實對一個女孩來說是挺大的,在班級里面會被老師去叫占便宜叫咸豬手。這些呢在一些家人的心理也會造成一些傷痛,
還有一些就是自己的親人的去世,尤其是自己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那這些傷痛也是很深的
那這樣的例子我就不一個個列舉了,我在弟子班里看到大家分享的,想跟大家表達(dá)的意思是。
這個東西,我不知道以前你有沒有去面對,或者說在我昨晚上分享我個人經(jīng)歷之前,你在做格物致知的時候,它曾經(jīng)有沒有出現(xiàn)過,或者說你曾經(jīng)有沒有勇敢的去面對它,
這個很重要,誠意呀,不自欺呀,誠意不自欺,
心想生昨晚上分享了一個20年前的一個傷痛,我沒有去深挖這個,
告訴大家,不要去深挖信念。不要去找情緒,等情緒來找你,讓信念來找你,就是等著,這個很重要,
但是同時說明一下,就是如果他來了,你一定要去體驗它,如果他來了,你一定不要放過他,
比如說,如果你小時候遭遇了咸豬手,被別人非禮,被人性騷擾,
如果你在格物致知的時候,它跳出來了,他一下子來到了你的腦海當(dāng)中,你內(nèi)心可能是憤怒的,可能是屈辱的,可能是各種各樣的復(fù)雜的情緒吧,
肯定比我那個酸酸的情緒要嚴(yán)重的多,那這個時候,你能不能誠意,不自欺呀。
如果你能誠意不自欺,你去面對他們,去體驗它,它就能釋放。
就是你一覺他,他自消融。
所以各位家人們,我跟大家分享這個,是我想告訴大家,
我在看大家這個分享的時候,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就是你是否在做功課的時候,不是做功課的時候啊,其實就是在生活當(dāng)中,你是否對自己做到了100%的誠意,就是100%的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不自欺,
這個關(guān)系到什么?這個關(guān)系到你人生能多快的翻轉(zhuǎn),你人生能多快的有奇跡,人生能多快的好起來。
也就是講,我們都在弟子班,我們都在格物致知。
我們只說格物致知,不說知行合一這個功課。
那在格物致知的過程當(dāng)中,你真的每一個情緒,都能如實如是的去面對他嗎?
就比如說,喪子之痛,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你是在刻意的逃避嗎?是在刻意的讓自己遠(yuǎn)離這種傷痛嗎?
我知道這個肯定很痛苦,但是如果這個痛苦浮現(xiàn)在你的腦海當(dāng)中,這種痛苦的畫面浮現(xiàn)在你的腦海當(dāng)中,這種痛苦的情緒它讓你體驗到了,你能如實如是地去體驗他嗎?
包括你痛哭,包括你吶喊,你咆哮,你摔枕頭,都可以呀。但是前提是,你能如實如是地去面對他嗎?
包括有一位家人,她講到自己上中專的時候,晚上下晚自習(xí),被一個人拖行了很長的距離到田地里面,她很聰明,跟歹徒斗智斗勇嗎,沒有失身,但是那種驚嚇,那種恐懼,可能一直伴隨到現(xiàn)在,
問題是,你能如實如是地去面對他嗎?就是當(dāng)這個畫面在浮現(xiàn)起來,就像放電影一樣在浮現(xiàn)起來,當(dāng)這個情緒進(jìn)入到你的心里的時候,你自己感覺到的時候,你能如實如是的去體驗它嗎?
這是一個關(guān)鍵的,就是不自欺,誠意。所以家人們,這個很重要,這個非常的重要,
這就是為什么說在這個過程當(dāng)中,你是獨自上路的,就是為什么說學(xué)佛是大丈夫事。就是為什么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治服己心,強(qiáng)于攻城啊,
而這個傷痛呢,你沒有辦法去跟別人描述,你沒有辦法去跟別人講,甚至說你的爸爸媽媽都不一定知道,你的閨蜜,或者說老公都不一定知道你現(xiàn)在這些經(jīng)歷。
那在你沒有辦法向別人表述的過程當(dāng)中,你如果自己。不是你去深挖呀,不是你去找他,不是刻意去回憶它,
而是當(dāng)它冒出來的時候。你能否如實如是地去體驗它,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就是你在這個過程當(dāng)中。一絲一毫的。我們用王陽明那個話吧,讓大家更加去理解,來看一下王陽明是怎么說的。
“克己須要掃除廊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br>~《傳習(xí)錄》
來看王陽明這一段話,克己就是使用為善去惡功夫,克己就是格物致知,
你要掃除廓清。也就是我們說的,你如果擦鏡子就要擦干凈,你要打掃衛(wèi)生就把衛(wèi)生打掃干凈,
克己須要掃除廓清。就是格物致知,你要把這個格物致知給他做的透徹,做的徹底。
一毫不存方是。就是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胸中。
你看我昨天晚上分享的。我有一個不善的念,這個不善的念呢,其實就是我大學(xué)時候那個酸痛,隱隱作痛的,
但是我真的想不起來了,你如果讓我去深挖,我也想不起來它,我沒覺得它是個事,
可是它呈現(xiàn)出來了,那我就如實如是的去經(jīng)驗它,那我就去體驗它,感覺它,去接納它,是便知是,非便知非,如此善變存惡便去。
那我剛才舉的這些例子,就是在弟子班里面,有的家人因為我昨晚的分享,所以引出了他的一些傷痛,
比如小時候被非禮呀,遭遇咸豬手啊,性騷擾啊,包括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呀,就從小好像自己就是多余的,從小好像自己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也包括說自己孩子夭折的。
你這些情緒這些痛苦,你有沒有有意無意的在隱藏,在回避?這個很重要,
如果你有意無意的在逃避,在隱藏,在遮蓋,在不面對。
你就是干嘛呢?不誠意,你就是自欺,你就是格物致知,克己的功夫沒有掃除廓清,你就是有一毫存在,就是有那一念不善潛伏胸中啊。
那王陽明說什么?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那這個意思,就類似于吸引力法則呀,
你心中有一個不善的念,你不知道。他會進(jìn)來第二個不善的念,第三個不善的念,第四個不善的念,
在你的人生當(dāng)中,就是你的人生外在的境遇是不好的。
這個類似于吸引力法則,吸引力法則告訴你的也是這樣,這個表述類似于吸引力法則,
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吸引力法則就是同頻相吸,
你會有一個這樣不善的念,你會有一個內(nèi)在不舒服的感覺,它會引來更多不舒服的感覺
恐懼引來更多的恐懼,匱乏引來更多的匱乏,焦慮引來更多的焦慮,
那同樣的,清凈引來更多的清凈,喜悅引來更多的喜悅,所以一樣的。
但如果,你內(nèi)在有一毫的這個不善的念,它會在無意識中去吸引你不知道的。
所以它是自動吸引,都不需要你去用你的思想和你的意志去做事情的。
這就像業(yè)力一樣在因果輪回啊。就是這個業(yè)力,這個原罪,他在自動的吸引。
所以這就是我們很多人他做功課,為什么他還不見效,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你明白嗎?
就是說,你真的誠意嗎?你真的愿意去扒開你的傷口嗎?你真的愿意去體驗?zāi)欠N屈辱那種羞辱嗎?你真的沒有去逃避,沒有去壓抑,你沒有去轉(zhuǎn)化嗎?
如果你能做這個,你就在克己掃除廓清了。你能做到這個,你就把那個一念不善給克倒了,而且徹根徹底,你就會越來越好。
所以跟大家講不自欺呀,格物致知,誠意非常重要,格物致知,誠意非常重要,格物致知,誠意非常重要,我連說三遍啊,
如果你不誠意,你將無法格物致知。
誠意就是不自欺。而不面對這個情緒,逃避這個情緒,轉(zhuǎn)移這個情緒,壓抑這個情緒,都是不誠意,都是自欺,都是自欺欺人,
這個格物致知就打了很多的折扣,這個格物致知就是打折的,這個格物致知就不值錢了
所以這個地方跟大家強(qiáng)調(diào)一下,就是因為昨晚上跟大家分享的這一段,今天看到弟子班里面有一些家人,分享了自己小時候受的那些傷。
可能自己以前也沒有意識到,我也知道很多的家人已經(jīng)把小時候的傷痛給格物的差不多啦,
那我今晚再跟大家去強(qiáng)調(diào)一下,也就是說,大家呢,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如果說,我說的這些問題你存在,那就改過來,誠意,誠意,誠意,不自欺,不自欺,不自欺,
如果我說的這些你沒有,你已經(jīng)做到了,你很誠意,那你就讓自己繼續(xù),
如此,你才能讓你的這個良知真正的光明,否則,邊做功課,邊自欺,
就是有選擇地做功課,一部分你愿意去格物,一部分愿意逃避。那這個就是頭腦的做法,小我的做法。
你無法讓道恢復(fù),你無法讓良知光明。
那今晚呢,就跟大家交流這么多。
我們都做一個誠意的人,都做一個不自欺的人,這是良知光明的前提,
而且一輩子都是要誠意,誠意,誠意,
格物致知,必須要誠意。那當(dāng)然,知行合一,也要誠意,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不自欺,如此我們都能良知光明,自在人生。
以前所有的傷痛,都是一個緣而已,都是一個業(yè)力,現(xiàn)在來消融它吧。
感恩老師的分享,聽了老師的分享,我才更加確認(rèn)了,我的格物是小我的格物致知,會不由自主的逃避,會轉(zhuǎn)移,沒有誠意,自欺欺人,自己騙自己,個人的習(xí)氣太重了,改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