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中醫(yī)通》——《瘡瘍?nèi)珪?/p>
一人遍身忽然肉出如錐,癢痛,不能飲食,名血癰。用赤皮蔥燒灰,水淋汁洗,內(nèi)服湯數(shù)盞而愈。
一人眼前常見禽蟲飛,去捉之即無,此肝膽經(jīng)為疾。用、、玄明粉、各一兩,為末,每用水煎二錢,和滓,日三服。
一人眼珠垂下至鼻,大便,名肝脹。用,水煎,數(shù)服即愈。
一人腹中有物作聲,隨人語言,名應(yīng)聲蟲。服而愈。
一人飲油五升方快意,此乃發(fā)入胃,血裹化為蟲也。用五錢,水調(diào)服。
一人臥于床,四肢不能動,只進(jìn)得食好,大言說吃物,謂之失說物,望病,如說某肉,即以其與看不與食之,失他物望也,睡中流出饞唾即愈。
一人遍身皮底渾如波浪聲,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止,名氣奔。用、苦杖、青鹽、各一兩,水二碗,煎十?dāng)?shù)沸,飲盡便愈。
一人眼內(nèi)白眥俱黑,見物依舊,毛發(fā)直如鐵條,不話如醉,名血潰。用末二錢,酒調(diào)下,愈。
一人忽然氣上喘不能語,口中涎流吐逆,牙齒搖動,氣出轉(zhuǎn)大,即悶絕。名曰傷寒并熱霍亂。用、各五錢,水三鐘,煎八分服。
一人手足甲忽然長,倒生肉刺如錐,食葵菜而愈。
一人胸破腸出,臭穢,急以香油抹腸送入,即不出,又以、煎湯淋之,皮自合。吃豬腎粥,十日愈。
一人口鼻中氣出,盤旋不散,凝似黑蓋,過十日漸漸至肩,與肉相連,堅勝鐵石,無由飲食,多因瘧后得之。用水煎,日飲三盞,五日愈。
一人頭面發(fā)熱,有光色,他人手近如火炙。用蒜汁半兩,酒調(diào)下,吐物如蛇,遂安。
一人渾身生泡如甘棠梨,破則出水,內(nèi)有石一片,如指甲大,其泡復(fù)生,抽盡肌肉,不可治矣。急用、各五兩,為末,分三服,酒調(diào)下。
一人夜有醉者,誤吞,黃瘦,不進(jìn)飲食,用小死魚三四個,豬脂煎溶,攪勻,入十粒,研爛,和田中干泥,丸如大,以田中冷水吞下一丸,泄下為度。
一人小便出屎,大便出尿,名交腸。用舊幞頭燒灰,酒下五分,愈。
一人玉莖硬,不痿,精流無歇,時如針刺,捏之則脆,乃為腎滿漏疾。用韭子、破故紙各一兩,為末,每三錢水煎,日三服,即止。
一人身及頭面肉腫如蛇狀,用雨濕磚上青苔一錢,水調(diào)涂,立妙。
一人內(nèi)蟲出不斷,斷之復(fù)生,行坐不得,末,水調(diào)服五錢,自愈。
一小兒初生如魚胞,又如水晶,碎則水流,用,羅極細(xì)末,摻之。
一小兒初生遍身無皮,俱是赤肉,掘土坑,臥一宿,即生皮。又方,用白早米,粉干撲上,候生皮乃止。
一人寒熱不止,四肢如石,擊之如鐘磬聲,日漸消瘦,用茱萸、等分,水煎服,即愈。
一人頭出寸余,候干自退落,又出,名截腸病。用苧麻油器盛,坐之,飲大麻子汁數(shù)升,愈。
一人鼻腥臭水流,以碗盛而視之,有鐵色蝦魚如米大,走躍捉之,即化為水,此肉壞矣。一日食雞肉二次,一月而愈。
一人四肢節(jié)脫,但有皮連,不能舉動,名曰筋解。用黃蘆酒浸一宿,焙,為末,酒下二錢,多服方安。
一人腹中如鐵石,臍中水出,旋變作蟲,行之狀繞身匝豕,癢痛難忍,扒掃不盡,濃煎湯浴之,以加,水調(diào)服之。
一人眉毛搖動,目不能視,喚之不應(yīng),但能飲食。用蒜三兩,取汁,酒調(diào)下即愈。
一人毛竅節(jié)次血出,少間不出,即皮脹如鼓,口鼻眼目俱脹合,名曰脈溢。用并水各一二盞,服安。
一人患蛇瘕,乃蛇精及液沾菜上,人誤食之,腹內(nèi)成蛇,或食蛇,亦有此癥。其人常饑,食之即吐,用赤頭一條,炙末,分二服,酒下。
一人患蛟龍瘕,用飯三升,每食五合,日三服,吐出蛟龍而愈。
鱉瘕痛有來止,或食鱉即痛,用雞屎一升,炒黃,投酒中浸一宿,焙,為末,仍用元浸酒調(diào)下。
雞瘕,有病冷痰者,醫(yī)曰:因食白淪雞過多故也。用蒜一枚煮服,乃吐一物如升大,痰裹,開視之,為雞雛也,再服,吐十三雛而愈。
一人尸厥,奄然死去,腹中氣走如雷,用一兩,焰硝五錢,細(xì)研,分三服,好酒煎,覺煙起則止,溫灌之,片時再服而安。
一諸瘡如蛇出數(shù)寸,用末涂即消。
一人眼中視物倒植,用、為粗末,水煎服,得吐而愈。
一婦產(chǎn)后有胞傷破,不能小便,常漏濕,不干,用生絲絹一尺,剪碎,白牡丹根皮、各一錢,水二碗,煎至絹爛如餳,空心頓服,不得作聲,作聲即不效。
一婦產(chǎn)后水道中出肉線一條,長三四尺,動之則痛欲絕。先服數(shù)服,次以帶皮姜三斤,研爛,入清油二斤,煎油干為度。用軟絹兜起肉線,屈曲于水道邊,以前姜熏之,冷則熨之,一日夜縮其大半,二日即盡入。再服、芎歸湯,調(diào)理之,如肉線斷,不可治矣。
一婦產(chǎn)后兩乳忽然細(xì)小,下垂過小腹,痛甚,名乳懸。用芎、歸各一斤,內(nèi)用半斤水煎服,余用燒煙熏鼻口,二料乃效。
一婦見滿壁皆蓮花,此痰癥也,服蒙石。
一人患心疾,見物如獅子,伊川教以手直前捕之,見其無物,久久自愈,繼服。
一人患腫毒,潰后不時出一細(xì)骨,用生桐油調(diào)如膏,絹攤,貼,妙。(此亦內(nèi)熱,骨乃所化之物也,謂之名腐骨。)
一人灸火至五壯,血出一縷,急如溺,手冷欲絕,以酒炒二錢,為末,酒下則止。
一人頭皮內(nèi)時有蛆出,以刀破皮,用絲瓜葉搗汁,搽之,蛆出盡,絕根。
一人淵疽之發(fā)于肋下,久則一竅有聲,如嬰兒啼,灸陽陵泉二七,聲即止而愈。
一人患頭風(fēng)癥,耳內(nèi)常鳴,頭上、耳內(nèi)有鳥雀啾啾之聲,此頭腦挾風(fēng)所為也。用芎歸而愈。
一婦產(chǎn)子,舌出不能收,以敷其舌,乃令作產(chǎn)兒狀,以二女扶之,壁外漸堆盆盎,令墮地聲響,使婦聞而驚,舌則收,安矣。
一婦忽生蟲一對,于地能行,長寸余,自后月生一對,醫(yī)以加打蟲藥為丸服之,又生一對,埋于土中,過數(shù)日發(fā)而視之,暴大如拳,名子母蟲,從此絕根。
一婦眼中忽有血,如射而出,或緣鼻流下,但多時即經(jīng)不行,乃相火之病,遂用歸身尾、生地、酒芍,加、、、條芩、、、、,水煎,食前服,數(shù)劑而愈。
一婦產(chǎn)后食茶、粥,每日二十余碗,一月后遍身水冷數(shù)塊,人以手指按其冷處即冷,從指下上應(yīng)至心,如是者二年,諸治不效,以八物湯去地黃,加,入姜汁、一酒鐘,十服乃可。
一婦三陰交無故血出如射,將絕,以指按其竅,縛以布條,昏倒不知人事,以參一兩煎湯灌,愈。
一婦產(chǎn)戶下一物如帕,有尖,約重一斤,卻喜血不盡,虛急,與、、各五分,參、歸各一錢,水煎服,三劑而止。
一人被鬼擊,身有青痕,作痛,以,水煎服。
一人每至秋冬,遍身發(fā)紅點,作癢,此寒氣收斂腠理,陽氣不得發(fā)越,怫郁內(nèi)作也。宜以解表,再以實表而愈。
一人因剝死牛瞀悶,令看,遍身俱紫泡,急刺泡處,良久遂蘇,更以敗毒藥而愈。(多服紫金錠。)
蛇入人竅中,急以手捻定,以刀刮破尾,用椒或辛辣物置尾,以線擊之,即自出,不可拔。
一小兒七歲,聞雷則昏倒,不知人事,以、歸身、,少入五味,盡一斤,后聞雷自若。
一人但飲食,若別有一咽喉斜過膈下,經(jīng)達(dá)在脅,而作痞悶,以手按之則瀝瀝有聲,以十粒服之,少時痞處熱,作一聲,轉(zhuǎn)瀉下二升,垂飲食正下而達(dá)胃矣。
一人胸北皆駝,頸漸短,問其故,因食旱鱉所致患,上用紫蘇煎湯洗凈,次用龜尿搽之。(取尿法:以龜置器中,用鏡照之,則尿出矣。)
一人心口痛,三根,搗爛,面粉三錢,和勻,熱酒調(diào)下,立愈。
一人頸項腫,與頭相統(tǒng),接之堅硬,湯一劑服下,發(fā),頃刻消散。
一人田間收稻,忽然遍入骨髓,用食鹽九錢,泡湯三碗,每進(jìn)一碗,探而吐之,三進(jìn)三探,則不癢矣。
一少年玉莖挺長,腫而痿,皮塌常潤,磨股難行,兩脅氣沖上,手足倦弱,先以加,大劑行其濕熱,少加,降其逆上之氣,腫漸散,莖中硬塊未消,以為君,佐以散風(fēng)之藥服之,外以絲瓜汁調(diào)末,敷,愈。
一病人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用湯主之,片半斤,一升,水三升,先煎至二升,后入姜汁,共煎一升半,待溫,分四服,日三夜一,病止,停服。
一人暑月行百里,渴而飲山水,至晚以單席陰地上少睡,頃間寒熱吐瀉,身如刀刮而痛。醫(yī)皆曰中暑,進(jìn)飲,不應(yīng)。予診其脈,細(xì)緊而伏,此中寒也。眾皆笑曰:六月中寒,有是事乎?予以理中湯服而效。
冬天傷暑:一婦冬月灑灑惡寒,翕翕發(fā)熱,惡食干嘔,大便欲去不去,諸醫(yī)以虛弱,用滌痰,不效。予治脈虛無力,類乎傷暑,眾不然,深究之。婦曰:昨因天寒,取綿套蓋之,得此一癥,誠哉傷暑也!但綿套盛暑曬之,熱收箱中,必有暑氣,今體虛,得之易入,故如是。婦曰:然。遂用飲,進(jìn)二服即安。噫!冬天傷暑,夏月中寒,病亦少見,問切之功,不可不知也。
一盤腸產(chǎn)者,臨產(chǎn)腸先出,而后產(chǎn)子,既產(chǎn)之后,其腸不收,以醋半盞,冷水七分,調(diào)勻,噴婦面,三噴則腸收盡,此良法也。
一產(chǎn)后,煩滿不得臥,用略燒黑,芍藥等分,為末,下一錢許。
一婦人腹中諸病:用一兩半,芍藥八兩,、各四兩,、各四兩,為末,酒下一錢。
一產(chǎn)婦因子死,經(jīng)斷不行者半年,一日小腹忽痛,陰戶內(nèi)有物如石,硬塞之而痛不禁,眾醫(yī)不識,青林日:此石瘕病也。用四物加、、、、胡索、、、,二劑而愈。
一小兒遍甚,以搗爛,布包,擦之而止。
一人在山亭裸體而臥,其陽被飛絲纏繞,腫痛欲斷,以煎湯,浸洗而愈。
胃寒腸熱,水谷不化,,泄痢不止,用頭去尖,半兩,山梔仁、干各二錢半、姜汁糊丸,酒送下,日進(jìn)三服。
胃熱腸寒,善食而饑,便溺,小痛,大便澀,、、蓬術(shù)、各一兩,二錢半,面糊丸,如大,或茶或酒,隨下三五丸。
疝氣牽引小
蒺藜(炒) (炮) (一兩)
每三錢,水煎服。
口瘡不已,名赴筵散。
各等分,為末,干摻。
失音不言
?。ㄋ拿叮?,熟) (一兩,生,炙) (二十,生,炙,俱各半)
每二錢,童便、水各一盞,煎五七沸,甚者不過三服。
神應(yīng)散,春夏腳指叉濕爛。
枯礬(六錢) 飛丹(五分)
為末,摻之。
一少年新婚欲交媾,女子阻之,乃逆其意,遂陰痿不舉五七日,以禿筆燒灰,酒下二錢即起。
小便頻數(shù),一日夜百余次,此脬氣不足,服。
、,大如臂者,等分,為末,酒煮,打糊為丸,如桐子大,臥時用鹽酒送下七十丸。
一女子十六歲,四腕軟皮處生惡物,如黃豆大,半在肉內(nèi),紅紫色痛甚,諸藥不效,一方士將四兩,白紙二張,揉熟,蘸,三日自落而愈。
牙疼:新掘李樹根,取白皮搗細(xì),濃浸,時時含之,絕根。
臨臥,渾身虱出,約至五升,隨至血肉俱壞,每宿漸多,痛癢不可言狀,雖吃水臥床,晝夜號哭,舌尖不止,身齒俱黑,唇動鼻開,但飲鹽醋湯數(shù)次,安。
小兒刮腸痢,眼閉口合,名曰噤口痢。用精豬肉一兩,薄切片,慢火炙,以膩粉末五分,旋鋪肉上,炙令成脯,如不吃,放鼻頭聞香,自然要吃。
又方:臘肉脯煨熟,食之,妙,大人亦可服。
一婦開甑,為熱氣所沖,面目腫而經(jīng)閉。
用炊飯布經(jīng)久者燒灰,隨敷隨消。
一人患癆二年,一日無肉味,不可忍,恐傳染,置空室,待自終,三日無肉,或惠雞子,病人自煎食,將熟,鼻中礙,忽打噴嚏,有紅線二尺自鼻出銚,遂以碗蓋之,煎熟,視乃癆蟲也。
一人自幼好酒,片時無酒,叫呼不絕,全不進(jìn)食,日漸羸弱,或執(zhí)其手縛柱上,將酒與看而不與飲,即吐一物如豬肝入酒內(nèi),其人遂安。
鼓脹,旦食不能暮食,,名雞屎醴飲。
、、雞屎要干者,等分,每一錢,水一鐘、姜三片,煎湯調(diào)下,愈后臨臥服。
又方:用豬血不著鹽水,待自凝硬,瀝去水,曬干,為末,酒下,泄之,妙。
一小兒卒死而吐痢,不知是何病。
狗屎一丸,絞汁灌之,無濕者,水煎干屎,取汁,亦可。
狐惑,誑,下唇有瘡,曰狐,乃蟲食其肛,煎湯洗之。上唇有瘡,曰惑,乃蟲食其臟,因腹內(nèi)熱,腸胃虛,蟲出求食,用,二兩,芩、連一兩,水煎服。
小兒胎受熱毒,生下兩目不開。
燈心、、、各五錢,水一盞煎,澄清,頻洗之。
一室女近窗做女工,忽患頭疼甚,諸藥不效。一醫(yī)徐察之,窗外畜鵝,知為鵝虱飛入耳內(nèi),咬而痛也,以稻桿煎濃汁灌之,虱死而出,遂不痛。
一居民逃難石室中,以煙攻之,偶得葡蔔,食之而蘇。又法,以口呵地即不死。
禿積:鯽魚一枚,四兩重,去腸,以亂發(fā)填滿,濕紙裹,燒存性,入、生麻油,調(diào)敷。先用藥湯洗。(即辣黎。)
小兒初生身破裂者,必死;陰不起者,必死;股間無肉,死;無糞門者,必死。一云:必假物以開之。(近有女之陰亦不開者,夫以小刀開之。)
收蝎法:每年除夜,左手拽起前裾,右手執(zhí)三尺長棍,向門榻上敲三下,念咒:云蝎云蝎,螫螫螫,不向梁上走,卻來這里螫,一敲敲八節(jié)。咒畢,吸氣一口,吹入于杖頭,復(fù)吸其氣,吹于執(zhí)杖手心,如此三次即已,遇有蝎蜇,以手摩之即不痛,可用一年,次年除夜必如法為之,否不驗也。
一老婦喉心中咬痛,得食則止,心思香燥之物,偶夏天貓繞腳而叫,此婦素性愛貓,取鹿脯嚼之,喉中忽有一物出,急取之墮地,頭足皆有五寸長許,乃饑蟲也。
一人背發(fā)一塊,心神兀兀,四肢倦怠,飲食不進(jìn),一醫(yī)曰:此虱瘤也。剖開,果虱。合許湯洗凈,拭干,將多年油木梳煅灰為末,菜油調(diào)搽,立愈。
眼赤,鼻張大喘,渾身出斑,毛發(fā)如銅錢,乃目中熱毒,氣結(jié)于下焦,用、各一兩,為末,作一服,水三碗煎至半,冷,不住飲盡,乃安。
一人有蟲如蟹,走于皮下,作聲如小兒啼,為筋肉之化,、各一兩,為末,摻在豬肉片上,炙熟,吃盡自安。
一人發(fā)上水珠如汗滴不止,用一斤,煎湯三四碗,作三四服,其水即止。此證自幼間服藥過多故也。
一人鼻中毛出,晝夜可長一二尺,漸漸粗圓如繩,痛不可忍,雖痛,一摘一莖,即后復(fù)生,此因食豬羊血過多,用、硇砂各一兩,為末,飯丸,空心臨臥,水下十丸即落。
一人自覺自形作兩人并臥,不別真假,不語,問亦無對,乃自離魂,用辰砂、、,濃煎湯,飲之,真者氣爽,假者化也。
一婦六十余歲,得饑疾,每作時如蟲吃心,得食方解,如是三四年來,夏熱納涼,有一貓甚愛,適貓繞叫,取鹿脯自嚼啖貓,至于再嚼,覺一物上觸喉間,引手探得之,如母指大,墜地,以火照之,其物頭尖而扁,類塌沙魚形,身如蝦,破腹,有八子,其病即愈。
一人穿斷舌心,不止,以米醋,用雞翎刷所斷處,其血即止,仍用真、杏仁,去皮、尖,少許,為末,煉蜜調(diào)搽,或噙化而安。
一人身上及頭面肉上浮腫如蛇狀,用雨滴階磚上苔痕,水化開,涂蛇頭,立消。
一人被蜘蛛咬,腹大如孕婦,有游僧見之,教飲羊乳,一日而平。
妖魅變化為貓、為兔、為鬼,病人為其所惑,不肯言鬼,巍然如癡,用屑搗末,用水調(diào)服,頃間即實言為鬼所憑也。
一人食芹菜,忽患而痛,醫(yī)曰:蛟龍子多生芹上,用餳糖、粳米、杏仁、乳餅,煮粥,食之三升,日三服,吐下蛟龍子有兩頭者。
明太宗皇帝好食生芹,日久,召太醫(yī),盛御醫(yī)治之,盛詢,知好食芹菜,乃制田中泥土為丸,服之二次,明早利下蟲無數(shù),皆小螞蝗、小沙搭子耳,其痛即愈。
隆慶二年十一月,友人吳愛樓喉間忽生一塊,形色如田螺,頗堅硬。一月余爛開寸許,氣甚腥臭,至十二月邀麟診,視之莫測,其為何癥,不敢輕答,坐良久,細(xì)思之,問其家眷平日曾患楊瘡否?對曰:不曾患此瘡,只一日忽見孩兒頭面皆生楊梅瘡。問曰:此兒誰家子也?對曰:病人之長兒也。遂原其由,愛樓得子甚晚,頗鐘愛,晚以頭枕父臂,子口對父之口,其毒氣薰蒸于肺,故喉之下、肺之上爛一大孔,急以鮮蚌大者,以刀抉開,取其水,以絹濾凈,一日五六次灌之,吐出臭涎盈斗。將、孩、、、大紅絨灰、、青錠、人中白、杏仁灰等分,末之極細(xì),吹入患處,一日七八次,外服、、、、、、鼠粘子、生地、芍藥、、、小、冷飯團(tuán)、
上剉,水煎服,三月而愈。
一少婦產(chǎn)兒后,忽玉戶中垂尺許,如白腸之狀,少不知事,私以手摘斷,至晚,號泣而絕。此腸即生腸。又曰:胞戶子宮,切不可損,損則傷生。蓋氣血衰敗,未能收入,宜多進(jìn)活血之劑,三二日間自然收入,不足憂恐也。予治四三人,皆以此藥之力。
一友人春月將熟羊肉、熟豬肉露放臺之上,明日治以宴客,凡二十余人,皆吐嘔不安,唯二三人不吐嘔,蓋食肉少而酒多也。一老醫(yī)云:此蓋夜露之毒也。如秋夜之氣清,露亦不毒,今人以酒曲漬之,良妙。以煎湯,飲之即愈。
隆慶三年己巳正月二十七日,鹽商胡小溪家人媳婦年方二十三歲,懷脤九月矣,一日食魚,魚骨梗喉,間至半日,繼之以血碗許,魚骨尚在喉中,忽吐出一條約有二尺余,形如,闊五分,內(nèi)有所食魚、菜、粉皮、飯未化,家人為推入口,尚余五寸,其夫復(fù)納入之,遂昏倦。自此不止,湯亦不能進(jìn)。延予治之,遂將生炭火一盆放病榻前,以好醋一碗沃之,使醋氣盈滿其室,清其神也。進(jìn)以,腹覺有微疼,再用養(yǎng)胃湯,倍加(一分)、、、、、、生地、。
煎服五六貼,病全愈矣。
嗟夫!此婦所吐之腸有類于腸耳,若腸出而斷,頃刻立斃,豈有得生之理。此吐出者,肺之系也,因太甚,被氣沖逆而斷,其連肺之一頭隨吐而出,今既納入,復(fù)吐不已,氣不平耳。今用醋湯以清其神,以清其心,煎劑以補(bǔ)益其血氣,故旬日之間安妥如常。此亦原其病而藥之耳。豈肯效好利之人乘其危而邀名索物者同日而語哉!醫(yī)者,意也,全在活法,書此以為世勸。
耳中血出不止,末敷之。
救凍死,以熱灰熨心,冷即易之,目開氣出,以粥湯溫補(bǔ)。
凡中惡中忤,忽然眼見鬼物惡氣,驀然倒地,四肢厥冷,兩手握拳,口鼻出清血,此與尸厥同,勿移動,即令人圍繞,燒火及、安息、、桃頭之類,待省方可移歸。
舌上血出如簪孔。一升,杵碎,水三碗,和攪,取汁,每服一盞,不拘時服。(末摻上,亦妙,名曰舌衂。)
婦人生產(chǎn)傷動,尿胞破,終日不能小便,但漏濕耳。
黃絲絹(一尺,生者,剪碎)、白牡丹根皮千葉者(為末,用無不效)、末(一錢),水二鐘,煮絹爛如泥,空心服,服時勿作聲,作聲不效,慎之。
中惡客忤睡死,一錢,研,和醋,灌一合入腹,即蘇。
一人患癰,口出微膿,如蟹吐沫,此肉潰透膜也。瘡瘍透膜,十無一生,須大補(bǔ),亦不活也。
萬安丸
治男婦酒食蟲。
?。ㄋ膬桑?白牽牛末 黑牽牛末(各二兩) (各一兩) (各半兩) (一兩)
上為末,每用四錢,五更先嚼一塊,次用隔宿糖湯露一夕,次早調(diào)藥服,取下黃赤黑白,蟲積病根,直至日晡,吃白粥補(bǔ)之,先服,免至惡心,此方亦可水丸,服四錢重。
雄射液
治五種蠱毒。
?。?(另研。各一字)
用生羊肺一指大,以刀切開,納藥在內(nèi),肺裹,吞下。
國老飲
治蠱癥。
?。?(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食遠(yuǎn)水調(diào)下,或吐黑涎,或瀉,皆效,若平生預(yù)服防蠱者,宜以熟炙,煮服,即內(nèi)消,不令吐,神驗。
保靈丹
治諸蠱毒,一切藥毒,神效。
?。硌?,一兩) 大(五錢) 黃丹 續(xù)隨子(生,研) (不去油) (去翅、足,二錢半) 糯米(半生,半炒) 赤(二條,一炙,一生)
上各修制,入乳缽研和,于端午、重陽、臘日修合,勿令雞犬、婦人見,用糯米糊丸,如龍眼核大,陰干,瓷盒收,每服一丸,茶清吞下,不得嚼破,須臾病人自覺心頭如泄,斷度條聲,將次毒物下,或自口出,或自大便出,嫩則是血,老則成鱉,或蜣蜋等狀,藥丸凝血并下,如口噤,揭開下藥,或蛇蝎諸毒,以醋磨,敷患處,忌酒、肉、毒物一月,惟軟飲飯可也。
薺苨湯
解諸藥毒。(薺苨能亂,即此薺苨也。)
薺苨 (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盞,煎八分,去渣,溫服。
奇方
治一切毒。
曬干,為末,每服二三錢,新汲水調(diào),頓服,得利則安。
一方
解砒霜毒。
(各等分) (擂去殼,用半斤)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以砂糖一大塊,水一鐘化開,調(diào)藥飲之,毒隨利后,宜進(jìn)、。
又方
解砒霜毒。
以早禾稈燒灰,新汲水淋汁,絹袋濾過,冷服一碗,毒從下利即安。
一方,藍(lán)飲子
解砒毒及毒。
用藍(lán)根、砂糖,二味相和,研,水服之,或入汁,尤妙。
解毒。磨水服,煮汁服,菖蒲生者,搗取汁服。
中毒。其證口渴臉赤,五心煩熱,利不止,用芭蕉根、葉,搗,取汁服。
解毒。歌曰:
之毒最粗兇,濃煎服有功。
米醋砂糖皆可用,水點亦能攻。
解天雄、、烏頭毒。、棗肉,濃煎服。
解一切菌毒。掘一地窟,取黃土,以新汲水于內(nèi)攪之,澄清,少取水飲之。(名地漿。)
解河豚毒。一時困怠,急以桐油多灌之,使毒物盡吐出為愈?;蛞詾槟?,調(diào)湯服,中河豚毒,能殺人,服此藥,毒自消。
解鱔、鱉、蝦、蟆毒。生豆豉一大合,新汲水一碗,煮豆豉濃汁,頓服,效。
解食牛馬肉中毒。大四兩,以無灰酒研服,盡病人量飲之,須臾吐、大瀉,如渴,不可飲水,飲之必死。
《肘后方》:服中毒,汁解之。
《金匱玉函》:治誤飲饌中毒者,未審中何毒,卒急,無藥可解,只煎薺苨湯服之,入口便活。
《圣惠方》:治中鳩毒,氣欲絕者,用三合,水三盞,調(diào)飲之,如口噤者,以物揭開灌之。(鳩食苗,故有毒。)
《肘后方》:治食魚中毒,濃煮橘皮,飲汁。
《梅師方》:治食馬肝,有毒殺人者,以雄鼠屎枚,和水,研飲服之。(雄者,兩頭尖。)
《梅師方》:蜀椒閉口者。有毒,誤食之,便氣欲絕,或下白沫,身體冷。急用井水三二碗,飲之立解椒毒,或煎濃豉汁,服之。
《圣惠方》:治食蟹中毒,以生藕汁或煮干蒜汁,或冬瓜汁,或紫蘇湯,并佳。
《葛氏方》:食自死六畜肉中毒,末,服方寸匕,未解,再服之。
《外臺秘要》:服藥過劑及中毒,煩悶欲死,燒犀角末,水服方寸匕。
《肘后方》;服藥過劑及中毒,煩悶欲死,刮東壁土,以水三升調(diào)服之。
《輟耕錄》:治食河豚者,一日內(nèi)不可服湯藥,恐內(nèi)有,與此物大相反,亦惡烏頭、之屬,世傳中此毒者,乃亟飲糞清,乃解。否則必死,又聞不必用此物,以龍腦浸水,服之能解,或橄欖,皆可解,后得一方,用炒過,與干胭脂各等分,同搗為末,用粉水調(diào)灌,大妙。如無新橄欖,以其核多磨汁,服之良,愈。
一方
治中諸毒,卒惡熱,黃悶欲死者,以人屎者最效。須與水和服,其干者燒煙,絕水漬,飲汁,名破棺湯。
破棺散
治魘寐卒死,及為墻壁、竹木所壓,水溺、金創(chuàng),卒致悶絕,產(chǎn)婦惡血沖心,諸暴絕證。
湯泡七次,去滑,為末,吹入鼻中?;蛞栽斫悄┐等胍嗫?。
凡魘者,不可用燈照,亦不得近前急喚,但痛咬其足跟并大拇指甲邊,或以皂角末吹鼻。
散
治中惡中忤鬼氣,其證或暮夜登廁,或出郊野,或游空室冷屋,或人所不至之地,忽然眼見鬼物,口鼻吸著惡氣,驀然倒地,四肢厥冷,兩手握拳,鼻口出清血,此證與尸厥同,見此切勿移動,即令親人圍繞,燒欠或燒、、、桂木之類,直候記省,方可移歸。
犀角(研末) 生 (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diào)灌之。
又方
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桃葉煎湯,調(diào)灌下。
又方
治人恍惚,見鬼發(fā)狂。
加辰砂末、棗湯。
又方
治客忤中惡,多于道路在外。得之令人心?痛,腹?jié)M,氣沖心胸,不急治,殺人,好京墨為末,每服二錢,沸湯調(diào)服,或瓦器盛湯,用衣襯貼于肚上熨之,湯冷則換。
灸法
救魘死,及一切卒死,及諸暴絕證。用藥或不效,急于人中穴及兩腳、兩大拇指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壯五壯,即活。
又法
灸臍中百壯,亦效。
灸大胞匾腎,以艾壯放在大拇指甲,并半在肉,灸七壯七日,避風(fēng),勿洗足,戒房勞,即效。
疝氣,以陽物扯長對中毛際,再運(yùn)左右兩邊以物,住處墨點記之,小艾壯灸七,即愈。
又烏絨樹莢肉子微炒,為末,早晨空心好酒調(diào)下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