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鏘鏘三人行》,談了《紅樓夢》的定妝照,據(jù)說大部分人因看不慣而不喜歡,說得很難聽,發(fā)泄心中不滿。我看了定妝照,也知道劇組請了大師,大師表白參照了現(xiàn)在正走紅的昆曲,故此。
新版紅樓夢劇照: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我心中的紅樓人物,這個“我”是大家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紅樓人物,大概都與公布的那些相差甚遠。原因并不復雜,因為中國最偉大的小說太深入人心,沒有人能觸及這個深度。今天,你想拍一個什么樣的《紅樓夢》,這是前提。
87版《紅樓夢》劇照: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曹雪芹的《紅樓夢》時間場景限定模糊,不明不清,以規(guī)避當時的風險,但小說反映的時代應(yīng)該說還是明清之際。明清時期,中國人的民裝(不是官服)變化并不大,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都有適合自己的,曹雪芹不厭其煩地在小說中描寫著裝,很多時候是為了人物、情節(jié)的需要;小說中所涉及的服飾,明清兩代均有實物,精確地反映當時中國人富裕階層的奢華生活。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旅順博物館藏
但,曹雪芹是在寫生活,不是在寫戲;而我們是在拍戲,不是拍生活。這就讓矛盾凸顯,觀眾以為可以看到曹氏筆下的千人姿態(tài),萬種風情;可以領(lǐng)略明清社會真實可信的世態(tài)炎涼;起源于昆曲的定妝照一下子就將大部分觀眾夢想擊碎,唯恐意圖不清的大師低估了百姓的智力,讓戲子登場,讓小說成為戲劇。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旅順博物館藏
這就是定妝照大多數(shù)人不滿意的潛在緣由,如果想拍一部生活化的《紅樓夢》,老老實實地回歸明清自然服飾,其奢華足夠,足以讓今天的觀眾得到視覺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