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2016.12.21
? 做最好的中國太極文化推廣平臺
中國式的類比思維是人類重要的思維方式之一,與西方的邏輯思維具有一定的互補性。研習中國文化,更不能不掌握這種思維方式。當今的一些人,他的文章表面似乎是仿效中國傳統(tǒng)的形式,但他的思維方式卻是西方式的,有如東施效顰,皺巴得很。
有人問我,說他照著光盤學孫氏太極拳十多年,至今也沒有體會到其中的內(nèi)家拳的味道,似乎與做廣播體操無異。
我問他:孫老先生的原著讀過嗎?
他說:讀過幾遍,除了動作要求外,理論部分讀不太懂。
我又問他:孫存周先生的文章和孫振岱先生的詩文讀過嗎?
他答:讀過,同樣也是弄不太懂。
我說:這就難怪了,你即沒有明師手把手的示范、教授,又弄不懂拳理,當然你得不到拳中的味道。對孫老先生的著作和孫存周先生的文章我就不一一給你解讀了,因為說多了,你未必能吸收。我就把孫振岱先生的那首詩做個簡略的講解,也許對你會有啟發(fā)。
于是我將孫振岱先生的那首詩的意思做了簡略的講解。昨日他來電話,告之近來一個時期練習孫氏太極拳,已能感受到其內(nèi)在的一些意味,越練興致越濃厚,與以前大不一樣了。
孫振岱先生的那首詩是“題孫家太極拳”的第一首,詩云:
身如桅桿腳如船,(身法)
伸縮如鞭勢如瀾。(身勢)
神藏一氣運如球,(勁勢)
吞吐沾蓋冷崩彈。(勁意)
我建議研習孫氏太極拳者,對這首詩需要認真、反復(fù)、深入地進行體悟,能夠有助于我們?nèi)ダ斫鈱O老先生的武學著作和孫存周先生武學文論。
就以第一句來說,就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技術(shù)要領(lǐng)和內(nèi)涵,“身如桅桿腳如船”——這里至少有五個要點:
1、 立身中正。身如桅桿一般,意軸要頂天立地,身體其他各處如同掛在桅桿上的繩索,松垂散開。
2、 身隨步動,身隨步轉(zhuǎn)。
這是形成動中縮勁的基礎(chǔ)。只有養(yǎng)成身隨步動,身隨步轉(zhuǎn)的習慣,才能做到動中縮勁,勁藏身后。
如果步隨身動,則啟動征兆明顯,勁不能藏于身后,是送過去挨打的架勢。
如果步隨身轉(zhuǎn),即步法僵滯,又容易損傷膝關(guān)節(jié)。很多人一起式就有這個毛病,此為大病也。
以上二者是經(jīng)常見到的很多人常犯的錯誤?!吧砣缥U腳如船”:很形象地說明了行拳時身步之間的關(guān)系。
3、 重心平穩(wěn)。行拳時重心不能起伏,腳如船行。
4、 整體移動。“身如桅桿腳如船”:行拳時身步結(jié)構(gòu)嚴整,所以有人說孫氏太極拳移動有泰山壓頂之勢。
5、 動靜如一。行拳時,如水飄船,其動若靜。
所以,僅這一句“身如桅桿腳如船”就非常生動且直觀地包含了至少五大行拳要則:立身中正,身隨步動(轉(zhuǎn)),重心平穩(wěn),整體移動,動靜如一。
所以,不要因為是詩文,就匆匆?guī)н^,不去深究其義,沒有深悟其理。
傳統(tǒng)陳氏和楊氏太極拳養(yǎng)生班現(xiàn)在開始接受報名,新班開課,從頭學起。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通過電話或微信來咨詢課程情況,以及報名。 咨詢報名電話:18510379058咨詢報名微信:lobsterworld
傳統(tǒng)陳氏和楊氏太極拳養(yǎng)生班現(xiàn)在開始接受報名,新班開課,從頭學起。
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通過電話或微信來咨詢課程情況,以及報名。
咨詢報名電話:18510379058
咨詢報名微信:lobsterworld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