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講述中原故事的《一句頂一萬句》改編的同名全方言話劇今晚登陸上海大劇院。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人,必然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觀感體驗、和不同的欣賞價值。劇場的大幕拉開之前,借由這篇導(dǎo)賞,一起觸摸劉震云與牟森的中原世界。
去
球
就是對一件事情實在沒有辦法,用下下策來解決,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尷尬和缺少智慧的無助。
你真夠可以的。你算了吧。你完蛋了。
(河南方言)
社
火
喊
喪
打
擺
子
閻
羅
為陰曹地府的最高統(tǒng)治帝王,主要管理生靈的陽壽和陰壽,擁有掌管著三界萬物生死存亡的至高權(quán)力,既是鬼,又是神
歌
隊
實際上向我們呈現(xiàn)出了豐富的功能特點,
除了填補劇情與表現(xiàn)角色心理,
更重要的在于歌隊在劇中以自己的立場與態(tài)度,
參與演出,參與講故事。
他們會成為劇中場景的旁觀者,
為觀眾提供新的視角,
或是分擔(dān)某個角色的立場,
強化創(chuàng)作者的態(tài)度。
同時,歌隊更重要的功能,
在于幫助觀眾了解劇中人物內(nèi)心的真相。”
——皮酥兒
以上提到的“歌隊”,也是話劇《一句頂一萬句》的亮點之一,這種設(shè)置來源于古希臘戲劇中的歌隊:
希
臘
歌
隊
轉(zhuǎn)換戲劇場面 ;
構(gòu)成舞臺形式美的一部分 ;
通過提問的方式引領(lǐng)劇情 ;
通報即將出場的人物以調(diào)整戲劇焦點 ;
預(yù)示未來的事情以提示情節(jié)走向 ;
鋪墊情緒以引導(dǎo)觀眾的判斷等
《一句頂一萬句》中的歌隊
全部由劇中演員組成
先移動到自己的位置
和大家組成小隊形
再開口吟唱李京鍵譜寫的曲子
唱罷
便要急匆匆的準備下一個角色
吳
摩
西
河南延津人
以他為主的故事在上半場展開
牛
愛
國
說山西話
由于母親被人販子買到山西,所以生在山西長在山西的牛愛國說的是山西話,下半場的故事以他為線索講述
曹
青
娥
吳摩西被拐賣的的繼女,也就是牛愛國的母親——是串聯(lián)起上下半場的主線人物
主
線
故
事
78歲的曹青娥病危。彌留之際她回想起自己的一生。
3歲時,生父死于非命。
5歲時,繼父楊摩西入贅,隨母親吳香香改姓成為吳摩西。因母親與人偷情出走,吳摩西帶她出延津?qū)ふ?。途中,她被人販子拐賣,幾經(jīng)輾轉(zhuǎn),落到山西沁源。
70年后,曹青娥的兒子牛愛國,又因妻子偷情出走,出沁源尋找。在母親彌留之際,知悉她曾回延津,追尋過往未果。為完成她的遺愿,牛愛國回到延津,追根溯源至陜西咸陽,解開了吳摩西丟失曹青娥后的命運之謎。
為了一句說得著的話,為了一個說得著的人,尋遍中原大地,尋過70載時光,仿若命中注定的前世今生,命運輪回的前因后果。
“一句彈幕,萬句戳心”全民彈幕官
帶你到活動現(xiàn)場
更有鸚鵡史航微博助陣
請在文末留言發(fā)送彈幕
寫下你最想說的那句話
你與《一句頂一萬句》在此相連
一句彈幕,萬句戳心
2018年7月7日-8日
上海大劇院
《一句頂一萬句》
不見不散
________
關(guān)于《一句頂一萬句》>>>
《一句頂一萬句》原是劉震云的長篇小說,出版于2009年,曾獲第八屆茅盾文學(xué)獎等多個獎項,譯有20多種語言,被稱為“中國版《百年孤獨》”。文學(xué)批評家張清華評價說:“《一句頂一萬句》是一曲生存的悲歌,一部命運的戲劇,一曲婉轉(zhuǎn)凄涼的民間詠嘆調(diào),一部題旨與敘事完全統(tǒng)一的‘炫技’之書,一部充溢著生命的大悲涼和生存的真荒誕的小說。”
戲劇版《一句頂一萬句》由牟森親筆改編并執(zhí)導(dǎo),以曹青娥的多舛命途為主線,講述了三代中原人自我救贖的歷程,力圖呈現(xiàn)中國百姓精神生活的圖景。
劉震云同名小說改編 牟森導(dǎo)演
話劇《一句頂一萬句》
出品人:史航 翟志海 安庭 葛向陽
制作人:李羊朵 李東 王治鋼
原著:劉震云
編劇/導(dǎo)演:牟森
舞美設(shè)計:沈力
燈光設(shè)計:譚華
服裝/造型設(shè)計:劉紅曼
作曲:李京鍵
表演指導(dǎo):李浩
演員:趙吟秋 邊玉潔 楊易 管博文
曹天英 遲維偉 李大志 劉苗苗
雷嘉寧 李奎 連曉東 潘越
秦江增 張嘉豪 趙金霞 左婷婷
出品公司:
北京鼓樓西文化有限公司
精英文創(chuàng)
??吓?/p>
幸福的麥穗
河南傾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演出獨家推廣機構(gòu):
北京??吓艊H文化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