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器常以質(zhì)佳工美取勝,而乾隆時期引進的痕都斯坦玉器,多利用多層次的淺痕玉三圣浮雕捕捉大自然的奇妙生機,而且為了加強裝飾效果,常采用五顏六色的鑲嵌來營造華麗高貴的美感氣氛。
主要是在玉器上鑲嵌金銀,以形成美妙的圖案,使玉器更加富麗堂皇,亦有金粉直接描繪圖案的。
追求玉器薄胎、透明的工藝是痕都斯坦玉器的一大特色。
這種薄胎雕刻工藝難度大,技術(shù)性強,因為薄胎的坯體薄、強度低,制作過程中極易破裂。
制作者在制作時,需具備高超熟練的操作技藝,執(zhí)行嚴格的工藝規(guī)程。在古代,玉瓶類器物'掏膛'的手段是一門絕技,玉雕匠人需隨著器物的形狀,將實心的玉料掏空,器物壁身的厚度最薄的只有一兩毫米??梢娺@種工藝的難度之高。
相伯居寧心靜品茶具
楊根連作為玉雕傳承人,專注琢玉40年,連創(chuàng)玉器史上的六個第一。青玉薄胎薄度第一;青玉薄胎內(nèi)刻外凸內(nèi)凹第一;青玉薄胎內(nèi)畫第一;青玉薄胎對瓶第一;鼻煙壺內(nèi)掛雙鏈第一;用水膽制作鼻煙壺第一。
而他制作的這套寧心靜品茶具,更是將痕都斯坦玉器的薄胎工藝發(fā)揮到極致。將茶杯放在水上能飄動,不會沉入水中,稱為'水上飄'。
正如乾隆皇帝稱贊的那樣:'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薄于紙更輕于銖'、'撫外影瞻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