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游記圖畫里的豬八戒
真知堂說上古史:
新年到了,今天是初七,明天開始就都要開始工作了。祝大家豬年大吉,氣象一新。
話說這個豬,雖說名聲不太好,在上古時代卻是財富的象征。史前人類在出現(xiàn)貧富分化之后,豬的下顎骨就成了富人下葬時常見的陪葬品。我國蓄養(yǎng)的豬,也是從野豬馴化而來的,是土生土長的的本地品種,絕非外來戶。早在幾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就出現(xiàn)了豬的形象,被刻劃在陶器上。
商晚期豕尊
真知堂說上古史:
古代的文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也就是畫個啥就是啥。豬,古代稱為豕,讀音史??吹竭@個豕字,是不是似曾相識?為什么我說有豬才有家呢?就是來自于漢字家的本義。所謂家,就是房子里有一頭豬,這樣的家才能算是家!
為什么這么說呢?上古時代,肉食極為難得,一般人連粗糧都吃不飽,哪里來的糧食去喂養(yǎng)豬呢?所以,這個豬肉絕非凡品,也不是一般貴族可以吃得起的肉。
真知堂說上古史:
所以,當一戶人家家里能喂養(yǎng)一頭豬的時候,意味著這家絕對是大地主,擁有更多的余糧才能養(yǎng)豬。這在考古發(fā)掘中早有發(fā)現(xiàn),早在4-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代,甚至更早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嚴重的貧富分化。良渚紅山那種玉斂葬的模式就是最為人熟知的類型。
貧富分化之后,諸侯有國,大夫有家。天子,諸侯,大夫,士,形成了中國古代的統(tǒng)治階級。
真知堂說上古史:
現(xiàn)在的人服兵役極為正常,而在上古時代,戰(zhàn)國以前,很多普通人是沒有上戰(zhàn)場打仗的資格的。只有士,才能上戰(zhàn)場,所以有戰(zhàn)士,士兵一詞。而士上戰(zhàn)場,一般都會帶著自己的奴隸,打仗殺人的事,緊著這些下人上,功勞就沒有這些奴隸什么事了。戰(zhàn)士的軍功積累到一定程度,得到了賞賜,慢慢就可以混成上士,中大夫一類的爵位,社會地位也就越來越高了。
商晚期豬卣
真知堂說上古史:
到了大夫級別,基本上才養(yǎng)得起豬,吃得上自己家的豬肉了。否則,一般的士,只有在天子或者諸侯祭祀天地,大夫祭祀祖先的時候,才能在祭祀完畢根據(jù)功勞大小分上一塊冷豬肉。這就是極為難得的肉食了?,F(xiàn)如今的農(nóng)村,還保留著祭祖完畢分享祭品的習慣,不過再不搶救,這種習俗就要徹底消亡了。
所以,只有當自己的級別很高,家里有了多余的土地可以供給溫飽之后,才可能有余糧喂豬。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一斤豬肉的獲得,需要六斤糧食才可以。在古代,養(yǎng)殖技術(shù)不發(fā)達的情況下,獲得一斤豬肉,需要更多的糧食類作物才可以,所以,豬肉就是極為珍罕的食物,只有上等人才有資格享用。
真知堂說上古史:
那么,一般人吃的是什么肉呢?答案就在那放著!狗肉!古人有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說法,雖然不一定對,但這個屠狗的在古代就是今天殺豬的那么普遍!狗肉養(yǎng)殖極為方便,人吃的剩下的食物狗都能吃,也不需要特殊處理,所以一般人如果吃肉,最好的就是狗肉了。所以才有掛羊頭賣狗肉的說法!羊肉在古代也屬于珍饈,而狗肉極賤。豬肉則是南方人最珍貴的肉食品種了。
山西曲沃出土的晉侯西周尊
真知堂說上古史:
今年是豬年,豬乃是我國特有的十二生肖之末。豬自從被人類馴化養(yǎng)殖,從古至今替人類貢獻了不少的能量。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能吃飽豬肉,在古代就是過年最大的樂事了。在座的50-70后的朋友,應(yīng)該都有計劃經(jīng)濟時代每家每戶每月每人半斤豬肉肉票的記憶?;氐?0年前,吃個肉包子都是極難得的美味,估計在座的很多80后90后00后朋友是怎么也想不到的了。
真知堂說上古史:
也就因為豬這種動物給古人帶來那么多好處,可謂無豬不成家,不成資產(chǎn)階級!祭祀天地,需要牛羊豕三牲為太牢。這個只有天子才能做,否則就是僭越。一般的諸侯祭祀用少牢,就是羊和豬兩樣,而大夫祭祀就只能用豬了。現(xiàn)在廣東人祭祖,還習慣用烤乳豬。一些鄉(xiāng)下地方祭祖供豬頭,就是上古傳下來的習俗,是符合《周禮》的重要民俗。
看完本文,你對豬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嗎?為什么有豬才有家?有沒有去買頭豬回家養(yǎng)著的沖動呢?(哈哈哈,開個玩笑,祝大家豬年大吉)仔細欣賞欣賞這些上古時代的青銅器豬文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