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幅畫,拍賣了3.7億天價,那么為什么這幅畫這么值錢,且聽我慢慢道來。
王蒙之所以畫作這么好,是由于他的身世、時代環(huán)境、藝術(shù)圈等因素。他棄官歸隱,追求精神還鄉(xiāng)、自尊自為的出世耕讀生活與人格化的繪畫藝術(shù)創(chuàng)作,激發(fā)出他在山水畫變法上的靈氣和創(chuàng)造力。
王蒙隱居山林而成長為山水名家與他的趙氏血統(tǒng)、家學影響有關(guān)。“國朝名畫第一”的趙孟頫(謚文敏)為王蒙的外祖父,趙雍(字仲穆)為其舅舅,趙麟(字彥征)為其表弟;另外還有外祖母管仲姬、舅舅趙奕等人,都是元代著名畫家。王蒙出身在這樣一個“一門三代七畫家”名滿四海的書畫世家,其天資稟賦和后天家學環(huán)境的熏染自然不同尋常,他的好友倪瓚《寄王叔明》詩中所贊的“允爾英才最,居然外祖風?!?/p>
中國山水畫發(fā)展到元代,已經(jīng)從宋代畫家注重客觀外像、淡化無我的狀態(tài),轉(zhuǎn)為注重畫意書法性的自我表達,從此文人畫名家輩出,其中“子久得其閑靜,倪迂得其超逸,王蒙得其神氣,梅道人得其精彩”,史稱“元四家”。王蒙更是以繁線密點展現(xiàn)“脫化無垠,元氣磅礴”的氣象而著稱于世,因此,王世貞在分析山水畫的四個重要階段時,將他與黃公望作為畫史的最后拐點,可見王蒙在山水畫史上的重要地位。
王蒙的藝術(shù)風格可分為三個時期——“草堂山水”時期、“書齋山水”時期和“隱居山水”時期。各個時期的藝術(shù)風格既各有特點,又緊密聯(lián)系。在“草堂山水”時期,王蒙的獨特風格尚未形成,擬古的痕跡明顯。所繪多為湖石平林、草堂庭園景色。畫面散發(fā)出一種世俗生活之明快、恬靜的氣息。在“書齋山水”時期,其繁線密點的個性已經(jīng)形成,圖畫被賦予了人格化的意義——“長松高嶺夾一茅屋在其中”的寓意化圖式開始出現(xiàn)。圖畫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從園林平遠之景轉(zhuǎn)向了高山密林,開始探求高遠空間的表現(xiàn)。畫面意境趨向清幽寧靜,脫離了塵俗的氣息。此時的他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半[居山水”時期是他的藝術(shù)高峰期。在這一時期,畫家的藝術(shù)個性特征最為鮮明——“層巔拳律摩蒼穹,咫尺可論千萬重”。畫面景繁筆繁,而意境空幽,幾近于隔絕塵世,這正是畫家晚年的隱逸人格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王蒙為日章所畫的《具區(qū)林屋圖》,這是一幅以實景為創(chuàng)作素材的山水畫作品,整幅畫的構(gòu)圖相當飽滿,畫作中除了左下角的一小潭池水之外,其他的地方都被奇山異水、花草樹木所覆蓋住了,空白幾乎不存在于此,但是卻沒有給人帶來一種擁擠繁悶之感,反而給人一種清新有序的感覺。在這幅畫中,王蒙采用的是一種上實下緊的滿塞型的構(gòu)圖手法,所描繪的物象的位置是緊湊的,但是在筆墨的運用過程中卻遵循了客觀事物的起伏排列規(guī)律,整體工細緊湊而又不乏韻致和秩序,在密實中可見清晰。尤其是到了晚年,其畫作更是構(gòu)圖飽滿,且王蒙常常借助一條小溪或是一條山間小路或是畫中某個人物的活動來打破畫面的呆板僵滯,從而達到一種密而不塞、滿而不悶的藝術(shù)效果。總而言之,無論是在古代繪畫史還是現(xiàn)代繪畫史上,王蒙的這種特殊構(gòu)圖技法都是極為罕見的,畫家一方面故意制造出了密和滿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巧妙地解決了這種塞和悶的弊病所在,此可謂是王蒙山水畫構(gòu)圖的最獨特之處了。
《稚川移居圖》把王蒙從元代瞬移到我們面前,3.5億元的成交價就古書畫而言,僅次于北宋黃庭堅書法《砥柱銘》,位居第二,時為6月初。
這幅畫畫的什么呢,實際上就是一個老頭,牽著牛。有人說這與啥稀奇的,咋這么貴?實際上這個人就是葛洪,這幅畫表現(xiàn)得是一個道教故事。
很多人只看到畫中人物,甚至有網(wǎng)友說這個人畫的好丑,怎么還能賣出這么貴的價格?其實跟一個細節(jié)有關(guān)。
中國著名美學史論家王伯敏說:錢杜總結(jié)王蒙用筆有兩種方法,一是為世所傳的解索皴,另一是“淡墨勾石骨,純以焦墨擦,使石中絕無余地,再加以破點,望之郁然深秀”。其實這兩種方法,常在一幅作品中并用。而他所畫《葛稚川移居圖》,就有這兩種畫法兼用之妙。因此在藝術(shù)上價值很大!而山水畫,顧名思義,主題是山水,人物好壞自然不重要了!
所以,對于畫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筆法,一個好的工具,可以幫助在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得更好。你可能會說,這是畫畫才需要的,寫毛筆字應(yīng)該沒有那么多細節(jié)吧。其實不是。很多人注重臨摹碑石,殊不知碑石把很多細節(jié)都抹去了,比如我們看圖一是馮承素摹本的蘭亭序單字,圖二,是定武蘭亭,細節(jié)的有無一看便知。
所以,選好碑帖的版本,還要選一件趁手的工具。很多人都問我,為什么他們寫的字,跟古人一比,竟然有如此大的差距,實際上這和你的選筆關(guān)系非常大!我推薦下面這款雞距筆,這是真正的古法制筆,所以在價格上稍微比普通散卓筆要貴,但是他最大的特點就是鋒豪短,但是前面筆尖非常長,柔韌度很好,適合寫古代,尤其是魏晉、唐宋的行書草書手札。
蘭亭序的字放大看,都有很多游絲引帶,普通散卓筆根本沒辦法寫出這樣豐富的筆劃形態(tài),只有出峰靈活的雞距筆才可以。我現(xiàn)在也在用,而且真正一支筆平均下來,價格上連一張電影票都買不了,卻能讓你寫出好書法。如果你也是經(jīng)常感覺自己寫字寫不好,那就應(yīng)該換這一支新筆了!想要購買的朋友,可點擊下方橫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