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諱言的說,題跋就是畫家的心聲。
清范纘曾說“懶畫多留題畫處?!闭J為畫上題跋是一種偷懶的行為,會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其實,好的題跋不僅能發(fā)揮書法上的優(yōu)勢,起到平衡畫面,完善構圖的作用,還會因為豐富的內容增添作品的感染力。
從題跋中,可以看到很多畫面之外的訊息,除了創(chuàng)作背景、觀賞心得、人生感悟,還能透露出畫家的交際圈。同樣一個繪畫主體,也會因為不同的跋文,而產(chǎn)生不同的韻味。尤其是在文人畫主流的清代,更注重性情的抒發(fā),所題跋文也都氣韻超逸,充滿意趣。
題跋主要有作者自題,朋友互題,后人賞題等三種方式,本文只說作者的自題,因為主觀的題畫處只能作畫的人自己留。自題跋文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莫過于鄭板橋。
鄭板橋最擅畫的竹蘭圖,因為不同的跋文,使竹子和蘭花蘊含了更多的意趣,這些圖文并茂的繪畫作品,就像一個記事本,記載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與創(chuàng)作心得。很多題跋詩也成為著名的名言警句,不知是畫成就了跋,還是跋提升了畫。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題《竹石》詩,堪稱耳熟能詳,一直以來被很多人視為座右銘,鄭板橋正是借這頑強的勁竹,表達自己寧愿喝西北風,也絕不隨波逐流的思想情操。
《竹石幽蘭圖》
轉過青山又一山,幽蘭藏躲路回環(huán)。
眾香國里誰能到,容我書獃屋半間。
因仰慕幽蘭,而翻山越嶺地去尋找,還要在這建房子,與蘭花長長相廝守,抒發(fā)了他深居幽谷,永葆馨德之志。
《衙齋聽竹圖》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首別開生面的小詩,表達了一個芝麻官關心民間疾苦的愿望,這是鄭板橋為他的《衙齋聽竹圖》所題跋文,為一桿清冷瘦竹平添了些許溫度。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秋蘭譜壓風騷。
如何爛賤從人賣,十字街頭論肩挑。
在清廷大興“文字獄”的歷史背景下,鄭板橋將朝廷對人才之壓抑和摧殘的憤怒,通過跋文予以揭露。他把蘭花比喻人才,卻被當成一文不值的野草,對世態(tài)進行了風雅的諷刺。
《黃石圖》板橋老人鄭燮為涇川賢坦畫并題。
屢游泰岱何曾見,見過匡廬未遇之。
唯有轂城山下路,一卷黃石帝王師。
這幅詩文并茂的《黃石圖》,是鄭板橋為他的女婿涇川畫并題,用張良的典故贊揚女婿的才華,也借此勸誡女婿要懂得進退。
《胸無成竹圖》
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鄭板橋畫竹,胸無成竹。濃淡疏密,短長肥瘦,隨手寫去,自爾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茲后學,何敢妄擬前賢?然有成竹無成竹,其實只是一個道理。
通過跋文,即表明了自己的繪畫理念,又自謙藐小晚輩,不敢和前人比較,但是無論哪種境界,都是為了畫好竹。
《墨竹圖》鄭板橋老人鄭燮畫并題。
十載歸來兩鬢霜,秋風江上釣魚航。
釣竿卻嘆無覓處,自寫新篁八尺長。
這是鄭板橋61歲時,因為民請愿開倉賑災而得罪上司被罷官,回顧自己從50歲做山東范縣令到54歲調任山東濰縣令以來的十年官場生涯,既然清官難做,我還是畫我的竹子吧!
《畫竹別民》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從濰縣離開時,當?shù)匕傩帐⑶橥炝?,鄭板橋心潮澎湃,當即畫了一幅竹子并題詩留贈。表現(xiàn)了他兩袖清風、退隱回鄉(xiāng)的決心,寧愿獨善其身也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籬竹》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己。
保護竹子用不著別的灌木,只要把竹子做成籬笆就可以了,何必到處求別人!簡單樸實,卻富有哲理。
《竹石蘭蕙圖》
南山獻壽高干尺,勁節(jié)清風覺更高。
積行人家天所佑,蘭蓀蕙種自能饒。
乾隆丙子,寫祝劉母卞太君八十榮慶暨青藜年學兄教可。板橋鄭燮。
此竹為鄭板橋為劉姓友人之母祝壽而畫,借竹子贊揚劉家高風亮節(jié)、積德行善,會得到上天的庇佑,子孫富饒昌盛。
好的跋文可以點石成金,成功的題跋,多緣于作者的學識和修養(yǎng)。深厚的詩文功力,讓鄭板橋在題畫上大顯身手,從形式到內容,光怪陸離,不事依傍,可謂前無古人,后少來者。
蘭竹詩畫貫穿了鄭板橋的一生,蘭竹是他展示生命的一種方式,“日思揮寫夜間思”是他投入的狀態(tài),而題跋詩是他對自己人生態(tài)度的詮釋。
可不可以說,如果沒有題跋詩可以遣懷明志,他筆下的蘭竹不會如此生動,創(chuàng)作的激情也會大打折扣。
面對這樣的畫與跋,范纘還會說“懶畫多留題畫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