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的葉子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就是這些看似普通的葉子卻給人們帶來了豐富多樣的口感體驗,征服了全世界,目前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種茶,有160多個國家有飲茶習(xí)俗。
而當(dāng)我們把這片葉子放到顯微鏡下,就發(fā)現(xiàn)了茶葉的別樣意趣。利用顯微鏡將茶葉放大倍數(shù)在60-100,拍攝的干茶,給我們顯示了一個神奇的茶葉微觀世界。
綠茶為不發(fā)酵茶,品質(zhì)特點是清湯綠葉,或綠湯綠葉。
龍井茶外形扁平,因有脫毫工藝,茶毫隱藏少見,翠綠的色澤帶嫩黃色,俗稱“糙米色”,滋味和香氣鮮爽。
龍井茶
顯微鏡下的龍井茶
能看見龍井茶的細(xì)致紋理,由于綠茶是不發(fā)酵茶,茶葉的色澤為綠色。
白茶為微發(fā)酵茶,品質(zhì)特點是多白色茸毛,湯色淺。
白毫銀針,由茶芽制成,外形似針,白毫密布。茶毫密能阻隔水,因此沖泡時不易出味,出湯要久一些。
白毫銀針
顯微鏡下的白毫銀針
能清晰地看見茶葉的白色茸毛,白毫銀針也正得名于此。該茸毛富含豐富的氨基酸,是茶葉鮮爽滋味的重要來源,可放心飲。
白茶有四個嫩度等級,白毫銀針最嫩,然后依次是白牡丹、貢眉、壽眉。
貢眉,由一芽二三葉制成,芽心較小,色澤灰綠色偏黃,滋味甜、鮮純。
貢眉
顯微鏡下的貢眉
貢眉、壽眉是白茶中嫩度較低的茶,貢眉為茶毫顯露,帶有的茶芽細(xì)小。壽眉則很少看見茶芽,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分辨。
烏龍茶為半發(fā)酵茶,品質(zhì)特點是綠葉紅鑲邊,湯色黃色或橙黃色,其香氣高,耐沖泡。
鳳凰單叢的香型眾多,有一百多種,其中的鴨屎香很受歡迎。鴨屎香單叢茶,花香馥郁,帶奶香,有回甘。
鳳凰單叢
顯微鏡下的鳳凰單叢
烏龍茶為半發(fā)酵茶,顯微鏡下,能看見鳳凰單叢由綠色、深色組成,深色部分為發(fā)酵后的葉片,沖泡過后,能看見綠葉帶有紅邊。
紅茶為全發(fā)酵茶,品質(zhì)特點是紅湯紅葉,通常葉底呈分布均勻的紅色,茶杯中能看見茶湯的邊緣呈金色,俗稱“金圈”。
英紅九號,屬于一年中較早制作的紅茶,帶有豐富的金紅色茶毫,滋味醇厚帶甜。
英紅九號
顯微鏡下的英紅九號
紅茶為全發(fā)酵茶,茶葉顏色深,茶毫為金黃色。能看見茶葉的條索細(xì)緊,說明其揉捻程度較重,沖泡時有利于滋味浸出。
黑茶的品質(zhì)特點是干茶呈黑色或褐綠色,湯色深黃或深紅色。
茯磚茶,帶有“金花”(冠突散囊菌,有益菌),色澤烏綠,滋味醇和。
茯磚茶
顯微鏡下的茯磚茶
茶葉表面蘊藏著顆粒狀的“金花”,即冠突散囊菌,一種有益菌。其完全不同于霉菌,因為一般霉菌分布成匍匐的團狀,不會是顆粒狀。
普洱生茶,茶芽明顯,多制成餅茶、沱茶等,口感濃厚刺激,回甘強,湯色偏黃色。
普洱生茶(餅茶)
顯微鏡下的普洱生茶
普洱生茶與普洱熟茶,都屬于普洱茶,它們的區(qū)別在于發(fā)酵度的不同。普洱生茶的發(fā)酵程度偏輕,一般呈深的墨綠色。
普洱熟茶,茶葉條索粗壯,呈褐色帶紅色,帶陳香,滋味醇厚有回甜,湯色偏紅色。
普洱熟茶(餅茶)
顯微鏡下的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的發(fā)酵程度偏重,用的茶葉原料相對粗,因此顏色明顯深于普洱生茶,鏡頭下能感受到茶葉的質(zhì)感較厚重。
來源:杯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