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分別化用了莊周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四個典故。
“莊生曉夢迷蝴蝶”——莊子夢中幻化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記了自己原來是人,醒來后才發(fā)覺自己仍然是莊子。那究竟是莊子夢中變?yōu)楹?,還是蝴蝶夢中變?yōu)榍f子嘞?實在難以分辨。
“望帝春心托杜鵑”——
有一個青年男子,叫杜宇的,從天上降了下來,成了蜀國的國王,號望帝。望帝當國王的時候,很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導老百姓怎樣種植莊稼,叮囑人民要遵循農(nóng)時,搞好生產(chǎn)。他熱愛百姓,因此百姓對他十分擁護?!?/p>
他生前愛護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滿,就飛到田間一聲聲地鳴叫。人們聽見這種聲音,都說:這是我們的望帝杜宇??!于是相互提醒:是時候了,快播種吧。或者說:是時候了,快插秧吧。人們因此又把杜鵑叫做杜宇、子規(guī)、催歸。
“滄海月明珠有淚”——《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敝樯诎?,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yǎng)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tǒng)之說。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月也,珠也,淚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
“藍田日暖玉生煙”——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的小女兒紫玉愛慕韓重,并想嫁給他,但沒有成功,因此郁悶而死。韓重從外地游學回來,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現(xiàn)出原形,贈送明珠給韓重,并對他唱歌。韓重想抱住她,紫玉卻像輕煙一般不見了。唐戴叔倫以“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詩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