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大家好,我是來自銀行業(yè)的小公子,很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
我曾在農商銀行上過班,稍微了解點。題主說農村合作銀行,與農村信用社、農商銀行一樣屬于農信系統(tǒng),信用社改制之后更名為農村合作銀行或農商銀行。各省農信系統(tǒng)相互獨立,但體制類似,業(yè)務類似,核心競爭力一致。所以我所知曉的,題主可以借鑒。
基于農信系統(tǒng)(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商銀行)的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的歷史使命,我個人認為,農信系統(tǒng)的核心競爭力是與客戶長期保持類似親人、家人的關系,客群主要是網點周邊的居民(城鎮(zhèn)、農村居民,可以稱得上是父老鄉(xiāng)親)。我所在的農商銀行自稱“厝邊銀行”,按我們這里的話說就是,家門口的銀行,因為從很早以前每個村子都會有個信用社,雖然現(xiàn)在很多地方的農信系統(tǒng)網點都更名為農商銀行了,但大家還是習慣叫它信用社。以前聽村里人說,我爺爺在信用社存錢,我爸爸也在信用社存錢,我看著信用社長大,所以我最相信信用社。
所以,信用社和網點周邊的村民、鎮(zhèn)里的人關系都很好,平時客戶來的時候我們都一口一句“叔叔、伯伯、阿姨“地叫著,柜員辦業(yè)務辦得久了他們也不一定會說什么,有時候還會怕你緊張,說,沒事,我不急,小伙子你慢慢來。當客戶經理的時候去村里,村子里的狗都不會吠,還很會跟著你搖尾巴,因為客戶都在村子里,一路上走過去,很多人都是叫得上名字的,從村頭到村尾都有人喊喝茶、吃飯。那樣濃濃的親切感和人情味,到今天都還覺得印象深刻。
甚至后來我到現(xiàn)在的銀行上班,想要去拉曾經服務過的農商銀行客戶的存款,都感覺很難,信用社的粘性實在高,鎮(zhèn)里和村里的人大多都只認信用社。這樣的關系,讓信用社的員工辦理業(yè)務,甚至是拉存款都很容易。就我之前待的地區(qū),居民的業(yè)務覆蓋率都超過50%,農商銀行在當?shù)責o論是存款、貸款或是其他業(yè)務都遠遠超過其他行,甚至有人說,要看這里的經濟很簡單,看農商銀行的行長今年臉色就知道了,經濟好了,沒有不良,存款也高,行長的面容就掛著笑,也就證明當?shù)亟洕鸫a不錯。也因此我們當時的年底獎金都不低,每逢年底大伙兒開開心心地辦著業(yè)務,那發(fā)自肺腑的笑聲,至今難忘,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