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總不乏驚才絕艷之輩,建立疆域遼闊的超級大帝國,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顫抖;細數(shù)下歷史上曾經(jīng)建立過的十個超級大帝國,不僅僅是疆域面積,還有地域影響力和世界上的名氣度。
TOP、10 法蘭西第一帝國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憲法》頒布,宣布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拿破侖為法國皇帝,法蘭西第一帝國正式取代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拿破侖稱帝,成為法國人民的皇帝,結(jié)束法國執(zhí)政府的統(tǒng)治。對外多次打敗了反法同盟軍隊,傳播民族獨立和自由民主的思想。
1812年法蘭西帝國面積達8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400萬,全國劃分為130個郡,包括荷蘭9個郡,北海沿岸德意志各邦9個郡,東南瓦萊、皮埃蒙特、熱那亞、帕爾馬、托斯卡納和教皇屬地10個郡。此外,拿破侖一世及其家庭還統(tǒng)治和控制了意大利王國、萊茵聯(lián)邦、威斯特伐利亞王國、那不勒斯王國、西班牙王國、華沙大公國等。
鼎盛時期:疆域本土86萬平方公里(1812年),人口4400萬(1812年)。
TOP、9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土耳其人初從屬于羅姆蘇丹國,后在土耳其獨立建國,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lǐng)有東南歐、巴爾干半島之大部分領(lǐng)土,北及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亞。自滅東羅馬帝國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
土耳其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并掌握東西的主要陸上交通線近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宗教及現(xiàn)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
鼎盛時期:疆域550萬平方公里(1683年),人口約2380萬(1914年)。
TOP、8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里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后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改變了周邊許多民族的發(fā)展進程,在中世紀的歷史上產(chǎn)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鼎盛時期:國土面積1340萬平方公里(公元750年),人口4400萬(九世紀初)。
TOP、7 羅馬帝國
羅馬共和國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環(huán)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大國。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安敦尼王朝皇帝圖拉真在位時,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jīng)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fā)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nèi)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鼎盛時期:國土面積500多萬平方公里(公元117年),人口約6500萬(從人口估值4600萬至1.2億間取中間值)。
TOP、6 大漢帝國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為漢王,楚漢之爭獲勝后稱帝建立西漢,漢初在消滅異姓王和諸呂之亂后政局趨于穩(wěn)定。漢文帝、漢景帝采取養(yǎng)生息開創(chuàng)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今人稱為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史稱孝宣中興。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不久爆發(fā)綠林赤眉起義。
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統(tǒng)一天下后息兵養(yǎng)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chuàng)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后開創(chuàng)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
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并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兩漢時期奠定漢地范圍,極盛時東并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 2年,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余萬,占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
鼎盛時期:國土面積609萬平方公里(公元2年),人口6300萬(西漢),6500萬(東漢)。
TOP、5 亞歷山大帝國
又稱馬其頓帝國,由著名的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開創(chuàng),其版圖東起蔥嶺與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灣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臘,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歷史上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
其統(tǒng)治基本沿襲了波斯帝國的舊規(guī),繼承并改進了波斯的行政區(qū)劃和管理體制,在原有的基礎上并行馬其頓軍事體系,按照馬其頓方式組建陸海軍。
鼎盛時期:國土面積約550萬(公元前323年),人口約2050萬(公元前323年)。
TOP、4 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又稱沙俄,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后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tǒng)治。俄羅斯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僅次于中華民國及大英帝國。
俄羅斯帝國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紀后期的歐洲相繼進行工業(yè)革命時沒有緊隨時代的步伐,導致經(jīng)濟實力在20世紀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時代遠不及其它歐洲幾大國。
鼎盛時期:國土面積越2300萬平方公里(1914年),人口1.657億(1914年)。
TOP、3 大唐帝國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國公李淵發(fā)動晉陽兵變,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唐太宗繼位后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chuàng)永徽之治,之后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革命后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后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經(jīng)濟繁榮、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
唐朝是版圖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tǒng)中原王朝。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xiàn)代中國的疆界范圍。唐朝自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征調(diào)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并讓南詔、新羅、渤海國、日本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政治制度。
鼎盛時期:國土面積約1237萬平方公里(龍朔年間),人口約八千萬左右(公元755年)。
TOP、2 德意志第三帝國
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起國之一。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在1938年與1939年被納粹德國吞并,其中捷克被直接吞并,斯洛伐克則是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quán)。1939年9月,納粹德國與蘇聯(lián)共同瓜分波蘭第二共和國,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至1940年,納粹德國占領(lǐng)了大半個歐洲,其中包括法國。其占領(lǐng)區(qū)內(nèi)的“不受歡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斷受到迫害。1940年9月27日,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jié)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lián)宣戰(zhàn),發(fā)動蘇德戰(zhàn)爭,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
鼎盛時期:國土面積本土696265平方公里(1942年),人口90,030,775人(1942年)。
TOP、1 大蒙古帝國
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在斡難河上游的大忽里勒臺被推舉為大可汗,標志著大蒙古國的誕生。鐵木真及其子孫在對外征戰(zhàn)中,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國土橫跨亞歐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三千多萬平方公里,是連續(xù)面積最大的帝國。
要說的是,滅亡宋朝的并不是大蒙古帝國,而是元朝,元朝是大蒙古帝國分裂后的一部分;而且為何西方國家等都認為蒙古帝國是屬于中國的,為何如今的國人自己卻不肯承認呢?
鼎盛時期:國土面積約400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13世紀末),1億(13世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