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少時,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家人團(tuán)聚就是最大的幸福,到了中年,父母漸漸老去,兄弟姐妹便成了家中最深的牽掛。
只是再深的羈絆,若是肆意消耗,一旦矛盾多了,心的距離就會被拉遠(yuǎn)。
兄弟姐妹之間,盡量別做這三件事,避免反目成仇。
01
俗話說得好:親兄弟,明算賬。
現(xiàn)實中,人性很難經(jīng)受得住利益的考驗,感情也邁不過金錢的關(guān)卡。
大多數(shù)時候,若兄弟姐妹之間,有錢財上的糾葛,翻臉不認(rèn)人就是遲早的事了。
看過一個故事:夫妻倆省吃儉用攢下了26萬創(chuàng)業(yè)資金。妻子卻偷偷拿出20多萬借給了弟弟付房子首付。
之后丈夫急用錢,發(fā)現(xiàn)了錢款被挪用,隨即詢問妻子,一開始妻子還不肯說,直到母親質(zhì)問,才坦白,原來26萬都給弟弟了。
不久,一次家庭聚會,丈夫向弟弟提起還錢,沒想到弟弟卻不認(rèn)賬了,說錢是他們贊助的,不需要還。
最后事件的結(jié)局就是,夫妻關(guān)系分崩離析,鬧得要離婚,姐弟之間也撕破了臉,不再來往。
所以不管多么顧念手足之情,都應(yīng)該盡量減少利益上的往來,因為在金錢面前,感情真的很容易破碎。
正如莎士比亞說的那樣:“錢是一根偉大的魔杖,隨隨便便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模樣?!?/span>
理不清的賬,就像是看不透的人心,越糾纏越雜亂,越牽扯越難斷。
02
心理學(xué)家武志紅曾提到一個概念:漿糊邏輯。
說的是,沒有邊界感的交往模式,模糊不清,就像漿糊一樣,混成一團(tuán)。
兄弟姐妹之間相處,切記分寸和邊界感。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說旁人閑話,不管他人私事。
電視劇《心居》里的顧家姐弟就是一個反例。
顧清俞自詡是顧磊的親姐姐,便時時想著管教弟弟,即使弟弟已經(jīng)成家。
她一次次越界去囑咐弟弟提防弟媳馮曉琴,給弟弟吹耳旁風(fēng),使得馮曉琴頻頻積怨。
直到一回,馮曉琴又聽到顧清俞在“挑撥離間”,終于忍不住奪門而出,而顧磊看到也緊急追出來,最后不幸摔倒身亡。
中國有句古語:說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你的一句閑話,可能無意中中傷別人,你的毫無分寸感,也可能使一段感情最終分崩離析,所以與人相處切忌丟了分寸。
其實,兄弟姐妹相處,最舒服的狀態(tài)大約就是熟不逾矩,親而有間,密而有疏,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03
有句話說得好: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兄弟姐妹團(tuán)聚在一起,當(dāng)“斗爭”取代了“和氣”,傷的是父母的心,毀掉的是家庭的風(fēng)水。
電視劇《小舍得》里,張國立飾演的老父親南建龍,只是想要一個完整的家庭聚會。
可是每次聚餐,女兒南儷和繼女田雨嵐,沒有三言兩語就會開吵。所以每次都是熱熱鬧鬧的開場,冷冷清清的結(jié)束。
而老父親看著這劍拔弩張的家庭關(guān)系,心里也失落不已。
曾國藩曾教育后代:“家運之興旺,在于和睦、孝道、勤儉!”
其中,“和睦之道”排第一,因為和睦才是一個家幸福的關(guān)鍵所在。
當(dāng)一個家庭中,爭吵聲大過歡笑聲,那么這個家是沒有溫度的,沒人愿意待的。
只有放棄翻舊賬,放棄事事爭對錯,大事商量,小事原諒,互相尊重,彼此謙讓,才是一個家最好的家風(fēng)。
▽
手足之情,是與生俱來的,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改變。
但再親近的關(guān)系也要掌握好分寸感,不要過多去干涉、打擾對方的生活。當(dāng)對方向你求助的時候,也要視自己的情況,再對其伸出援手。保留適當(dāng)?shù)摹边吔绺小案星椴拍荛L久和睦。
余生,經(jīng)營好兄弟姐妹之間的關(guān)系,心懷感恩對待每一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