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易學史》
《兩漢易學史》
《宋元明易學史》
讀過的易學史主要有兩種,適合作為易經的入門書籍。一種是高懷民的《先秦易學史》、《兩漢易學史》、《宋元明易學史》,另一種是朱伯昆的《易學哲學史》四卷。前者的內容更豐富些。這兩種易學史基本是按照歷代易學家的學問來梳理,尤其是義理派和象數派。
《易學哲學史》
狹義上的易學,是以《周易》為核心發(fā)散出的一套學問,包括了三易、河圖洛書、先天易、后天易等。廣義上的易學,包括了儒家、道家對易學的借用與詮釋,以及方術、天文、地理、風水、命理等。
無論哪種易學史,都不能窮盡易經的學問。易學如水,諸子百家為水系,道家如長江,儒家如黃河,各條河流時而分開,時而匯聚,最終匯成浩浩蕩蕩的中華文明。易學既超然于各派哲學,又融合于各派哲學。
易學的生僻難解,在于對終極問題與模型的思考,在于義理與象數的相互對照?,F有易學史的不足,有以下幾點可以補充。
(1)先秦以前的易學
先秦之前的易學是何種面貌?三易之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的占法、卦辭如何?三易有何關聯?與先天易、后天易、河圖洛書有何關系?
(2)文物的例證與解讀
甲骨、陶器、青銅器、竹簡上的八卦符合與卦辭如何解讀?甲骨的卜法如何過渡到蓍草的占法?
(3)神話及其他典籍的記載
神話中的三皇五帝的歷史究竟是什么?伏羲、炎帝、黃帝與易學有和關聯?
(4)《周易》本身文本的含義
《周易》本身的文本如何用社會學來解讀?里面反映了周朝的哪些禮儀和典故?《周易》的卦名和卦序來源何處?
(5)與先秦諸子百家的關聯
易學如何衍生出諸子百家的思想?
(6)孔子《易傳》的思想
孔子寫《易傳》的出發(fā)點?反映了哪些易學原理?
(7)老子《道德經》的思想
《道德經》反映了哪些易學原理?
(8)與儒家天人合一觀、理學的關系
先秦儒家學說,以及后來的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觀、宋代理學與易學有何聯系?
(9)與道家玄學、方術、命理、風水的關系
道家玄學、方術、命理、風水與易學有何聯系?
(10)與佛家理論的對照
佛教典籍譯本中的詞語與理論如何與易學思想對照?
(11)與現代科學體系的對照
現代科學體系如何與易學對照?
(12)易學家的擇取與評判
易學家的擇取有何原則?如何對易學理論進行有效的評判?
對于以上十二條,目前已經完成《周易》的注解、先秦以前易學史的復原、先秦以后易學家的評判等大部分工作。進行之中的是對《道德經》的注解,后面擬進行《易傳》的注解,從而對道家、儒家的易學思想有宏觀上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