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今天又是星期五了,想到等會我就要去上課,我要在這幾十分鐘內(nèi)完成一篇原創(chuàng),也就是超300字,我就覺得很刺激。
要寫點什么呢?這一周一直在做工作上的事情,不是開會、上課就是工作,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加起來,我簡直成為了一個時間管理大師。
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我翻著自己的書架,又是一周沒有輸入的星期。打開一本沒有看完的書籍,《清醒思考的策略》。
自己看到第八章,標題叫做內(nèi)省錯覺,你要把感受當回事,但不是自己的感受。
在作者看來,自我探究不可信。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自身認識的局限,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我們閱讀他人的能力會明顯強于閱讀自己的能力。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在做自己評判的時候,不會有任何人站出來辯駁,沒有沖突的思考是不會有進步的。
這讓我想到上周根源老師上的一堂咨詢課,是我的主編搭檔吉吉做的逐字稿。我又逃課了,但是我在和吉吉一起整理逐字稿的時候,我又補課了。
在這節(jié)課,老師問了一個排序的問題。(到這還有10分鐘七點~我只能停下來,只寫了388個字)
對自己的了解,對于自己的婚姻,對于自己的工作,對于自己的人際關系這四個點哪個最重要?
我的排序是1432,在我看來了解自己更重要 其次才是人際關系。我認為了解自己才可以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而在老師看來了解自己是一種概念,而建立良好人機關系是做的層面。只要解了人際關系,就可以解決以上三個所有問題。在做中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也就是在人際關系中認識自己了解自己?,F(xiàn)在想來,其中的聯(lián)系很微妙,兩者相輔相成。你知道為什么一個人會得憂郁癥嗎?因為他從來沒有去吸收外界的資訊,他是封閉的一個人,只要過于開放,很多問題,他會在聊天的過程中就解決自己的內(nèi)心?!@是老師的原話。結(jié)合自己今天看到的內(nèi)容,我才真的意識到人際關系意味著什么。人際關系意味著自己的開放程度、自己的個人魅力、自己的解讀能力,最重要的是自己成長的能力。不管人際關系的好與壞,都能給自己帶來成長,人際關系是自己外顯的投射,是另一個自己,而自己的關系也是自己選擇的。而這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把自己封閉起來了,很少去吸收外界的資訊,慢慢地成長的速度也沒有之前那么快了。現(xiàn)在想來還是自己害怕去擴展自己的關系,因為不熟悉,不是自己擅長的,所以一直在逃避,逃避和未知、不確定約會。害怕人靠近了真實的自己,會來一句感嘆。啊~原來你就是這樣子啊~說到底還是害怕自己被評價,為了逃避社交帶來的壓力,我封閉了自己。慢慢不主動,慢慢靜下來,最后停下來。向內(nèi)的自我成長,是扎根。向外的成長,是反射。要成為一棵大樹,扎得深,長得高,看得遠,打開自己的認知格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