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我自己都不信,我居然想把一套大學教材供起來,然后傳給我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
因為讀它的人,全部都成了人中龍鳳,諾獎得主楊振寧、兩彈元勛鄧稼先、文學大師汪曾祺、中國翻譯界泰斗許淵沖……”偶然聽到博主薦書,加上本身對西南聯(lián)大這所僅存在8年的傳奇性大學一直心存仰慕,便沒忍住買回了一套《西南聯(lián)大通識課》。有人說,書中很多觀點是從未想過的,見解新穎、醍醐灌頂。仿佛回到了那個年代,我就坐在臺下,看聞一多教授手點一根煙,意氣風華講解孟浩然、杜甫等唐詩。看朱自清先生,短短幾句講透《詩經》三件套“賦比興”;看浦江清講解四大名著,道出竇娥冤、桃花扇背后的生命真諦……先生們在臺上執(zhí)筆,而遠在幾十年后的我,卻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那些文學名著讀起來再也不覺生硬,歷史也不再遙遠,哲學也不再晦澀……我覺得自己前20年的苦讀都是在水下摸索,而這套書把我拎到了水面上,讓我狠狠地吸收到了救命的氧氣。- 01 -
這是一套從廢墟中保留下來的
丨重新整理出版的教材丨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國立北京大學和國立清華大學都遭受波及,天津的私立南開大學甚至直接被日軍炸毀,家底全無。為保文化命脈,清華、北大、南開三大學府兵分三路、水陸兼進,終于會師昆明。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文章簡稱“西南聯(lián)大”)誕生。
在那個時代,西南聯(lián)大的物質條件和教學條件都極度貧乏。“教室的屋頂是鐵皮的,宿舍的屋頂是草棚,夏天漏雨,冬天灌風。戰(zhàn)爭年代,一間宿舍里,擠擠挨挨地擺著20張雙層床,住滿40個學生,沒有多余的地方擺書桌。宿舍里沒有燈,天一擦黑,就看不見書了?!?/span>但這所只存在了八年的“最窮大學”,卻被贊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而這3882名畢業(yè)生里,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勛、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172位兩院院士、100多位名師巨匠等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棟梁之才。這八年時間,西南聯(lián)大培養(yǎng)的人才比戰(zhàn)前的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加起來還要多。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老師的博古通今、學富五車的學識和底蘊。
當時教授這批學生的老師:
有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于一身的陳寅恪這樣百年難見的人物;也有當代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歷史學家吳晗;一代宗師錢穆。還有我們都很熟悉的:錢鐘書、沈從文、朱自清等文壇大家。每一位任課老師都是手寫教材,然后讓學生們去抄。
汪曾祺回憶時說:“教授上課講什么、怎么講,全由自己決定”。
也因此,重新翻閱聯(lián)大課堂的講義,總能發(fā)見以前課堂上未曾見過或細解的內容。
如今聯(lián)大雖已不在,大師也已遠去,慶幸的是他們大部分的教課講義得以保留下來,重新整理變成了大家眼前的一本本珍貴的書籍。
成年人自己閱讀,可以明理明志,不在瑣碎的事情里逐漸庸常;送給剛入學的孩子閱讀,可以打好基礎,明志明德,明白為何而讀書。
送給大學生或者即將步入大學的孩子,可以拓寬眼界、樹立標桿,不荒廢青春。
- 02 -
西南聯(lián)大的課
丨有多吸引人?丨
那時國文課真是精彩,中國文學系的教授,每人授課兩個星期:聞一多講《詩經》,陳夢家講《論語》,許駿齋講《左傳》,劉文典講《文選》,唐蘭講《史通》,羅庸講唐詩,浦江清講宋詞……
陳寅恪講國史,就連其他教授都會來蹭課。國學大師吳宓風雨無阻,堂堂必到。他說,聞先生能把相當枯燥的課題,講得讓人感受到一種美,思想的美、邏輯的美,才華的美。讀到《文學課》上聞一多講杜甫的句子,讀得我熱淚盈眶。他說:在書齋里,杜甫自有他的世界。他的世界是時間構成的;沿著時間的航線,上下三四千年,來往地飛翔。他沿路看到的都是圣賢、豪杰、忠臣、孝子、騷人、逸士——都是魁梧奇?zhèn)?、溫馨凄艷的靈魂。久而久之,他定覺得那些莊嚴燦爛的性命,和生人一般實在,而且漸漸活現(xiàn)起來了,于是他看得見古人行動的姿態(tài),聽見古人歌哭的聲音……性豪業(yè)嗜酒,嫉惡懷剛腸。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飲酣視八極,俗物皆茫茫。
詩一般的語言,寫透了“詩圣”杜甫內心的氣概和風骨。讀起來實在酣暢淋漓,回味無窮。難怪汪曾祺都說,聽這樣的課,徒步穿過一座城,也值得。它讓我們知道:讀一首詩,不僅僅是理解它的意思,更要讀懂詩人的本心;學一段歷史,不光只記住時間、地點、事件,而是通曉當時朝代背景下的來龍去脈。不止于傳道授業(yè)解惑,西南聯(lián)大教授的大師風骨,更是流入莘莘學子的靈魂深處。陳寅恪的一絲不茍、蔣夢麟的家國胸懷、朱自清的風趣幽默、聞一多的浪漫細膩……無一不在影響學生。這些優(yōu)良品質、大師境界,才是讓學子們往后受益終生,于人生大事上做出正確抉擇的精髓。- 03 -
一次前所未有的
丨通識教育大餐丨
通識是什么意思呢?英文是“common sense”或者“l(fā)iberal art education”,它代表的是知識的廣度。真正的通識教育,是引領著學子,突破由事務主義引起的短視,來到星空之下,整個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歷史,象星星一樣在深藍的天空中閃耀。然后手把手地告訴你,那個星叫什么星,它離我們有多遠,它又為什么在那里。扎實的通識教育,能讓學生在職業(yè)生涯的后半段厚積薄發(fā),觸類旁通。為了重現(xiàn)西南聯(lián)大通識教育的風采,這一次修訂的教材,選篇范圍非常廣。從羅庸講隋唐五代文學、雷海宗講中國古代外交,陳寅恪講唐代政治制度,朱自清講唐詩宋詞,到馮友蘭講漢代儒學、清代思想……共文化+國史+詩詞+古文+文學+哲學+國學,7門課。 書中所整理的經典講義文章,皆篩選20多種底本,編校2年多,勘誤300多處,確保你看到的皆是大師的思想精髓。
開卷便出現(xiàn)西南聯(lián)大紀念碑文拉頁,介紹西南聯(lián)大建校始末。
接著,多幅西南聯(lián)大老照片映入眼簾,仿若帶人回到純粹的聯(lián)大時光。
封面裝幀設色古樸大氣,歲月沉淀的穩(wěn)重感撲面而來,叫人愿意靜下心品讀。
為紀念西南聯(lián)大建校85周年,禮盒特地贈送印章一枚。
讀過7冊通識課,我們都是西南聯(lián)大人,都是梅貽琦、聞一多、朱自清等大師的學生。
戴上附贈的聯(lián)大校徽,讓“剛毅堅卓”的校訓精神,常在心間。
如果孩子正在求學黃金期,就能讀到當年2位諾獎得主、8位“兩彈一星”元勛大學時才接觸的教科書,哪怕每門課只讀懂一兩篇,都能終身受益。若你像我一樣已經成人,那書中的和諧之道會讓你平衡外務與內心,溫良秉性讓你愿意包容百態(tài),眼界愈闊、格局越高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