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俗語,我們耳熟能詳,不少人更是奉為養(yǎng)生秘訣之一。但是,一直流傳的俗語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No.1
飯后百步走好不好?
飯后,我們的腸胃開始活躍起來,并且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同時與睡眠相關(guān)的食欲素含量下降,就會讓人犯困沒精神。
體內(nèi)的血液含量是固定的,當消化開始進行時,分布在腦部的血液就會減少,大量涌到胃腸道血管。腦部血供減少,帶去的氧氣也減少,也會犯困。
如果此時我們?nèi)ミ\動,那么原本應(yīng)該分布在胃腸道的血液,就會開始涌到肌肉和大腦,胃腸就沒有足夠的血液進行消化。久而久之,胃腸功能就可能紊亂。
所以,飯后歇一歇,能減輕胃腸負擔,尤其是對于胃腸功能不好的人,飯后更適合休息。
No.2
吃完不動,會胖?
每次飯后,就開始眼皮子打架,甚至巴不得能立馬睡一覺,內(nèi)心又很掙扎,飯后不能躺著,容易變胖。
然而事實上,吃完飯,無論躺著還是站著、坐著,消耗的卡路里都差不多。
剛吃飽飯,食物被儲存在胃里,沒有那么快進入到吸收步驟,需要過一段時間才進入小腸,開始被人體吸收。
吸收過程比較漫長,比如谷物類需要1.5 -3小時,蛋白質(zhì)類需要1.5-4小時,所以吃完就躺著并不會影響吸收,也不會導(dǎo)致變胖。
No.3
飯后可以躺著嗎?
飯后可以躺一躺,不過,如果吃得太飽躺下去,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而且這個躺并不是睡下。
因為我們在睡著的時候,胃腸蠕動會減慢,血液在全身循環(huán),修復(fù)身體機能,不僅影響消化功能,也降低睡眠質(zhì)量。
如果是躺沙發(fā),可以上半身墊高一點,背部放個墊子;如果躺搖椅,頭背部可以調(diào)節(jié)角度高一些,并抬高腳,促進血液回流到胃部。
總的來說,建議飯后先休息一下,半小時以后走一走,飯后45-60分鐘熱量消耗更大。
但是注意,最好不要做以下三點:
劇烈運動:飯后立即進行劇烈運動,容易引起岔氣。
開車:飯后容易犯困,立即開車不安全。如果要開,建議休息半小時后,精神較好了才開車。
洗澡:如果有心腦血管方面疾病,飯后洗澡可能會引起頭暈而跌倒。
編輯:萌萌、小寒、lll666
本文首發(fā):禾健康服務(w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