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文 首發(fā)
從一生下來,到童蒙養(yǎng)心、幼年養(yǎng)性、少年養(yǎng)志、青年發(fā)奮,家庭環(huán)境、父母影響、所受教育、所處環(huán)境,均會對一個人的人生產生深遠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識和修養(yǎng)可以后天培養(yǎng),但骨子里的氣質、血液里流淌的斗志,似乎與生俱來,富豪家庭培養(yǎng)的是怎么賺錢,農民家庭學的是怎么種地……
上一代、身邊的人,有可能對一個人產生重大熏陶、影響,但并非決定因素,因為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機遇、變故、意外等諸多因素也可可能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直至不斷演變、淬煉,最后成型,達到人生的頂峰。
聽其言、觀其行、察其性,然后知其人,一個人會不會成大器,細節(jié)便可以看出來,若具備下列其中一條,他的人生必定不凡:
傾財足以聚人
“財散人聚”,是許多商人、有為之人奉若寶典的道理,中國的經商鼻祖、春秋時期的范蠡,最擅長的便是傾財聚人,將許多有用之人羅致身邊,讓他們各自發(fā)揮優(yōu)點,從而達到最理想的“人盡其才”;后來的呂不韋,更是將傾財聚人使用得爐火純青,成為戰(zhàn)國末期最有財力、影響力最大的商人,最后“商而優(yōu)則仕”,順利入秦輔佐秦始皇統(tǒng)一七國、鑄成帝業(yè)。
而在無數的武俠、民間小說里,江湖豪杰、開明紳士,更是將仗義疏財做到極致,懂得傾財聚人,大致都能叱咤風云,有所作為。
量寬足以得人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居然被誤傳為“無毒不丈夫”,饒是如此,“量寬”、“有度”,仍是衡量一個人能否成就大事的主要尺度。對別人的不足、過失、錯誤能寬宏大量、不予計較,早在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就非常盛行,后來司馬遷的《史記》更是無比推崇仁愛、包容的量寬君子,而這些能在文學作品中出現并流傳的人物,必然也都是能成大器之人。
不予人計較,以寬容為懷,能處理好人際關系,維持好良性循環(huán),自然就會積累廣泛的人脈資源,久而久之,做成一番大事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律己足以服人
自律是個人魅力最基本的體現,管好自己,不與人為難,恪守原則,不做有悖道德、有違教化的事,不僅關系到個人口碑,更是一個人做事的學問。一個出色的運動員需要自律,遠離壞習慣、杜絕誘惑,才能取得好成績;一個明星需要避免緋聞,樹立正面形象,才能走得更遠;一個學生,需要下苦功夫,克服懶散,才能學有所成……
服人先律己,治人先治己,自律是對自我嚴格約束的體現,也是追求完美的體現,嚴于律己,會有更多的人聚在身邊,時間久了,做什么都容易。
身先足以率人
打戰(zhàn)如果將軍臨陣退縮,不沖在最前面,無法取勝;創(chuàng)業(yè)如果自己不想去嘗試,沒有人會把一個辛辛苦苦打拼成功的企業(yè)交在你手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商界大鱷,第一個做互聯(lián)網的人,是傳奇!
用自己的膽量去感召別人,用身體力行去引領時代,再用自己的成功經驗去擴散,這樣的人,必成大器。
結語:仗義疏財也好,寬宏大量也罷,還是嚴于律己、身先率人,都需要良好的人品和開闊的心胸,這跟豐富的知識、遠大的抱負、廣袤的視野是分不開的,立志做什么樣的人,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克服阻力和困難,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從細節(jié)看品質,從人品看未來,成功者身上大抵都會聚集非常多的優(yōu)點和潛質,平時的工作、生活中都能體現出來,留心觀察,會發(fā)現,成功不是偶然,優(yōu)秀的人,身上大多都有相似的地方,這就是成功的屬性。
——END
今日話題:
你身邊成大器的人,有什么讓你佩服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