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yōu)秀的企業(yè)莫過于
讓員工吃好喝好睡好穿好
被曝出的華為食堂
菜系那叫一個豐富
古有煮酒論英雄
今有吃喝論成就
華為的成功不是偶然
背后的原因難道是食堂飯菜太好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一項重要的就是“吃”,所謂民以食為天,永遠不要對“吃”掉以輕心,而對于一個公司的團隊管理來說,讓員工吃好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
如果你是老板,給員工吃的是草,那么培養(yǎng)出來的將是一群羊;而給員工吃的是肉,那么培養(yǎng)出來的將是一群有野性的狼。
十幾年過去了,華為越做越強,人越來越多,也更加重視員工的餐飲。華為美食版塊越來越豐富了,用其官方的話來說就是:
你在孟加拉吃著烤全羊,我在金沙薩享用燒烤大餐,你在莫斯科吃烤魚,我在加納吃羊肉泡饃.....
大家都知道華為是一個龐大的企業(yè),是絕大部分年輕擠破腦袋也想進的公司,那掌門人任正非是如何利用“吃”文化將企業(yè)做成功的呢?
在華為,“吃”是一種文化
俗話說要留住一個人,先要留住他的胃。在華為,便是這種不一樣的“吃”文化,讓數(shù)萬名年輕人想要投奔華為的懷抱。
華為高級管理顧問吳春波教授就說到,華為的吃是很厲害的,吃文化、搬家文化和床墊文化,合稱華為三大家居文化。
他指出,“吃”在華為受到高度重視,早已被提到安定團結、上下溝通的高度上。華為不斷改進的管理方式輔以不斷更新?lián)Q代的餐飲設施,令員工可以大飽口福。
在華為,“吃”是一種管理方式
華為之所以如此注重員工吃飯的問題,這與掌門人任正非有很大的關系。話說煮酒論英雄,在華為,那便是“吃飯論成就”。
任正非強調過,誰請下屬吃飯多,誰升職就快。“你感覺自己進步了,就自己請自己撮一頓;
你要當好領導嗎,那么,多請部下吃幾盤炒粉吧,在輕松自由的氛圍里,很輕易就做到了上下溝通,協(xié)同工作,部門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你想做大秘書,也要多請客,你的工作經過溝通開放了,大家?guī)椭?,互相又了解,你就能成為‘大秘’;搞管理的,更要經常這樣在一起聚餐?!?/p>
很多華為人,包括與任正非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任正非的習慣,出門吃飯一定是他買單,買單后還要給服務員小費,然后是撕掉發(fā)票(避免以公費名義報銷)。
你看,請吃飯這件事也代表了一種領導力和管理素質。
任正非也喜歡用食物比喻華為的文化,比如他說華為是包容性的洋蔥頭,“華為文化是一種開放、兼容并蓄的文化,這層是英國文化,那層是中國、美國文化”。
在華為,“吃”要有特色
“喜群居,愛雜食”是華為的傳統(tǒng),即使是在公司,任正非的中午飯基本上也不是一個人吃,一般是請高管一起吃,邊吃邊談工作。
吃飯是一種分享,一種溝通手段。任正非看重的吃飯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分享機制。任正非說:“物質薪酬是生存的保障,一定要給他加薪的機會!”
但是加薪不是無條件的,這樣會助長員工貪婪,一定要讓員工做出好的結果,拿出高的績效來交換,有人效,有結果,給員工多少錢都不過分。
以奮斗者為本是華為的文化,一系列的獎勵制度,也保證了讓奮斗者不吃虧,讓奮斗者去創(chuàng)造華為的奇跡。
在華為,就是要你衣食無憂,安心奮斗。好的平臺,就像華為這樣,員工通過奮斗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財務自由。
在企業(yè)管理模式中,其實不單單只有“吃”文化。
格力創(chuàng)始人董明珠,在業(yè)內一直擁有著“好老板”的口碑,因為經常給員工漲工資、添福利、說人話、辦人事。跟著這樣的老板后面干事,怎么能不拼命呢?
現(xiàn)在很多公司動不動就對標華為、順豐、德邦,說別人的員工如何狼性。
所謂“狼性”,無非就是希望員工更積極和有上進心。只是,你要狼性,就要給員工吃肉,你喂人家吃草,這狼性從何而來?
當然,一些企業(yè)剛剛起步,或者效益不好,確實沒有足夠的資源用于物質激勵。
這種情況下,你就要對下屬講點“義氣”。在企業(yè)中是指,有難時大家風雨同舟,享福時我也不能將你遺忘。一個企業(yè)對員工的態(tài)度就能看得出這個企業(yè)能走多遠。
總而言之,不管是華為的“吃”文化管理模式,還是其他大型企業(yè)的各種管理模式。但都有著相同之處,員工生活過得好,企業(yè)成長速度快。
所以,企業(yè)要想得到發(fā)展,就得把“以人為本”真真切切的落到實處,不僅僅是掛在口頭上。
對員工用心一點,讓他們工作得體面和幸福,他們才愿意與企業(yè)共同成長,為企業(yè)開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