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會在不同年齡段邂逅不同的群體,和有些人最終沉淀了友情;和有些人最終沉淀了遺忘。
人與人交往,最基本原則:付出相對平衡。從吃飯細節(jié),去看一個人的人品。
一、如果在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他約了一個你并不認識的朋友吃飯,同時也約了你。如果最后買單的時候,他指使著你去結(jié)賬,那么,這種朋友以后不要相處了。源于他把錢看的太重,把你看的太傻。
二、如果在你身邊有這樣的人,想喝酒的時候,就給你打電話,且每次你們在一起吃飯時,他都不買單。這樣的朋友以后不要繼續(xù)交往。源于他只是把你當(dāng)做取款機,并沒有拿你當(dāng)交心的朋友。
(二)
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每天有很多的時間是用來揮霍的,或者時常會感覺無聊。
為此,當(dāng)我們提前一天就向別人發(fā)出吃飯的邀約,對方的回答可能出些一下幾種情況:
一、明天的事,明天再說吧。
說明,你在他心中可能不那么重要。潛臺詞:如果明兒沒有更重要的人約他吃飯,他會赴你的飯局。
二、當(dāng)時答應(yīng)的很爽快,但是,次日爽約了,并及時給你打了電話,賠了不是。
請不要怪他沒有履行承諾,可能他真的遇到了較為重要的事情。
(三)
飯桌上,又怎能沒有酒,尤其男人們之間的飯局:
一、如果一個人醉酒后各種失態(tài)的表現(xiàn),那么,這個人的人品好不到那里去,他平日里在你面前的各種‘優(yōu)秀’都是裝出來的,只因為在他眼里,你有利用價值。為此,酒品差的人必須遠離。
二、每次喝酒的時候都耍花招,有兩種可能:1)這個人做事不老實;2)聽他說話,如果說話已經(jīng)有點含含糊糊,有可能是他真的喝多了,這時候,要理性的幫他擋酒,或者結(jié)束酒局。
(四)
在異鄉(xiāng)打拼的那段日子,曾經(jīng)認識了一些朋友,其中,有一個曾經(jīng)是朋友現(xiàn)在已經(jīng)遠離的人,關(guān)于和他之間的那些事,其實是不想再提的,但是,想以自己為鑒,提醒更多人,這樣的朋友真心不值得交往:
他曾經(jīng)是我的鄰居,性格比較開朗,愛耍,這一點,和我臭味相投。
工作之余,曾非常感謝他能陪我買醉,聊人生。
有一段時間,我把他當(dāng)做最值得信賴的朋友。工作之余,每每遇到別的朋友邀約的飯局時,我都會推掉,就為了陪著他喝酒。
有次,我生病一周,他竟然一個電話都沒有打給我。
對此,很是失望。
這時,已經(jīng)開始對這段友情懷疑。
之后,我給他打電話,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你是想請我喝酒呢?
他給我打電話,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你請我喝酒吧。
之前,不懂得拒絕,是因為不想戒掉這個朋友。后來學(xué)會了拒絕,是想戒掉這個朋友。
拒絕他的時候,他會說,你賺那么多錢,是想發(fā)霉嗎?事實上,他比我賺錢多很多。
(五)
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歷很多次飯局,飯桌上,人們的表現(xiàn),會真實的告訴你那些人值得交往,那些人不值得交往。
婚姻和父母以及孩子是我們生命中較為重要的部分,但是,有幾個較為靠譜的朋友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