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壇】
李商隱的漫漫愛情路
李商隱,唐代詩人,出生于公元813年,有情詩王子之稱。在李商隱的愛情路上,大部分都來自后人的猜測,主要來自于他的那些情詩。
李商隱在《柳枝五首》里寫的柳枝。據(jù)考證,是李商隱親身經(jīng)歷的一個愛情故事:柳枝是一位十七歲的姑娘,善于解讀音律。柳枝無意間聽到他的鄰居李讓山讀了一首詩,柳枝聽見后便問是誰寫的。李讓山便如實告訴了柳枝是李商隱,于是這位姑娘對李商隱心生愛慕,主動與李商隱約會。
沒想到李商隱約好一起去京城的兄弟,卻在此時偷拿了李商隱的行李,已經(jīng)走在了去京城的路上,李商隱只好去追趕。因此,李商隱對那位姑娘失約了。當李商隱再得知柳枝的消息時,柳枝已經(jīng)被一位大官娶走了。為此寫下《柳枝五首》:
花房與蜜脾,蜂雄蛺蝶雌。
同時不同類,那復更相思。
本是丁香樹,春條結(jié)始生。
玉作彈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長,碧玉冰寒漿。
東陵雖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蓮葉浦中干。
錦鱗與繡羽,水陸有傷殘。
畫屏繡步障,物物自成雙。
如何湖上望,只是見鴛鴦。
后來,李商隱取王氏為妻,李商隱與王氏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李商隱寫下《房中曲》等悼亡的詩篇。
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嬌郎癡若云,抱日西簾曉。
枕是龍宮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
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識。
李商隱寫給王氏的最為有名的詩詞屬于《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
這首詩的白話是:我就要到劍外任職路途很遙遠,沒有家,你再也不能給我寄寒衣。大散關的皚皚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夢回想昔日為我弄織機呀。
李商隱是一位多情總被無情惱的詩人,李商隱的詩詞辭藻華麗,善于描寫和表現(xiàn)細微的感情。廣為盛傳的,還是那首《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他在這首詩中感慨:你來信經(jīng)常問我什么時候回家,我也不知道什么時間能回來呀;巴蜀地區(qū)秋夜里下著大雨,池塘里漲滿了水。何時你我能重新相聚, 一起坐在西窗下,剪燭夜談;再來敘說敘說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啊?
詩中,孤燈下,李商隱獨自一人,憂傷的天氣,憂傷的李商隱,想念著遠在家鄉(xiāng)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