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大家個問題:你覺得要成功,是有能力的人更有機會呢?還是沒能力的人呢?
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讀錯文章了:輕心,你傻啊,當(dāng)然是有能力的人。但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大學(xué)學(xué)霸給學(xué)渣打工的現(xiàn)象?甚至有時候流出一些段子說:初中生做老板,大學(xué)生去打工。
那是學(xué)校教育無用嗎?
并不是,只是沒有用到點子上。如果你把能力投入到如何做事做得又快又有效率,卻不懂得怎么保護勞動果實,那別人來收割你時,還不是易如反掌。舉個簡單的例子,項羽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學(xué)霸吧,韓信是“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的學(xué)霸吧?可還是輸給了40歲還娶不上老婆的劉邦。
那劉邦是怎么做到的?除了我們昨天說的制人之術(shù)外,今天想談?wù)撓滤恼f話水平。
一、
說話有水平,不是很多雞湯文中的“抖機靈,拍馬屁“,那些都是低段位做法,輕心曾在文章厚黑學(xué)從沒提過的看人識人方法!謀略城府格局,實用有效!中說過,謀略之道,并不在于怎么害人,而在于如何知人、留人、用人、愛人,用言語去驅(qū)動人,是其中重要環(huán)節(jié)!
真正高水平的說話,往往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是如何將尷尬化解于無形;
二是如何將訴求表達于無形。
劉邦的實力一開始比項羽弱,還弱上很多。項羽帶領(lǐng)四十萬兵馬號稱一百萬,劉邦帶領(lǐng)了十萬兵馬號稱二十萬。如果是劉邦和項羽硬拼,肯定是打不過的。
恰好那時候劉邦犯了個大錯,就是守住函谷關(guān)不讓人進來,想要自立為秦王。
劉邦身邊安插著一個項羽的內(nèi)奸叫“曹無傷”,他把劉邦想要自立為王的消息偷偷匯報給了項羽。當(dāng)時大家推舉的楚懷王立了個規(guī)矩,誰先攻打下咸陽,俘虜秦王子嬰,就封誰為“秦王”。
項羽本來滿心歡喜,他的實力最強呀,沒想到被劉邦捷足先登了。項羽心里本就一團火,再聽到曹無傷的匯報,項羽心里這團火簡直要沖上天。
他帶領(lǐng)軍隊來到函谷關(guān)外的霸上,給軍隊飽餐一頓,命令第二天全力開火把劉邦滅了。
二、
大家想,這件事要成了,世界上還有劉邦嗎?肯定沒有。
恰好項羽身邊也有個劉邦的內(nèi)奸:項伯,他趕緊出營帳,找到張良,跟他說了一番。
張良又把這事告訴劉邦,他一聽就害怕了,問張良:“為之奈何?”就是我該怎么辦呀?
守在劉邦身邊的張良都快氣死了,他問:“自立為王是誰給你出的餿主意?”
劉邦表現(xiàn)得特別委屈,特別老實的說:“一個謀士?!?/p>
張良狠狠罵一句:“這么個餿主意,你怎么就聽了呢?你覺得自己打得過項羽嗎?”
劉邦沉默半天,嘆口氣說:“固不如也?!本褪俏也蝗缢?/strong>
張良看劉邦又老實又可憐,沒人幫忙好像真沒辦法活下去了,就請項伯進入營帳。
這個時刻劉邦的說話很關(guān)鍵,他要堅稱自己沒錯,或者說那我自己想個辦法吧,張良就讓項伯回去了,劉邦也就沒人幫。他一說“為之奈何?”大家快幫幫我吧,我是真沒辦法了,承認自己不足,大家也就真的想辦法幫他。
項羽不就經(jīng)常這樣,沖鋒在前,誰都沒我厲害誰都沒我有能耐,嘴巴上從來沒軟話,所以誰都離開了他。
這說明不僅老板在挑員工,員工也在挑老板,特別是那些有能力的員工,得看看你這老板襯不襯得起我。
三、
劉邦一看到項伯進來,就像親人一樣,拉著他的手說:“老哥,你看這個事情是這樣的,項將軍恐怕是誤會我了,我怎么敢背叛想將軍呢?我派兵把守函谷關(guān)是要防強盜的,怎么都不會防項將軍啊。請你一定幫我說幾句好話?!?/p>
劉邦恭恭敬敬送項伯回項羽大營,項伯對項羽表達了劉邦的道歉,并說:“賢侄啊,劉邦是功臣,人家剛剛滅了秦,你就殺功臣,說不過去?!表椨鸨砻嫔鲜谴饝?yīng)了,心里這口氣還沒消,他和他的謀士范增約定,在第二天的宴會上殺掉劉邦。
第二天,劉邦帶著張良、樊噲來參加項羽設(shè)下的宴會。
見到項羽,劉邦立刻說:“將軍,當(dāng)年臣和將軍一起在懷王手下當(dāng)差,接受懷王的命令出擊(消滅秦王攻打咸陽),懷王說了誰先入咸陽誰就是秦王,那時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臣是怎么都不可能有機會進來的。但沒想到命運就是這么捉弄人,怎么一不小心就先來了,實在不好意思。不過也好,我很榮幸又能見到將軍了,正好把咸陽這地方還給他應(yīng)有的主人,項將軍你?!?/p>
瞧,多妙的一記裝孫子。輕輕松松將劉邦想要霸占咸陽,自立為秦王的企圖給說沒了。
讓我們記住劉邦這一招,找個合適的理由(幫著項羽占領(lǐng)咸陽)掩蓋真實的企圖(自立為秦王),這就是第一招:將尷尬化解于無形。
四、
但這個時候,劉邦還不知道誰把他想稱王的消息透露出去的,他得找到內(nèi)奸。
于是他繼續(xù)說:“將軍啊,我們是多年同事兼好友了,不瞞你,我就是給你當(dāng)馬前卒來探探秦王的路。那現(xiàn)在你也來了,我的事也算辦完了,我從哪來還回哪去。我的回去嚴肅整治下軍隊的紀律,不能讓人到處捅婁子... ....' 話鋒一轉(zhuǎn),他接著說:“可你看我也不是個懂治理軍隊的人,不如項將軍你的軍隊那么壯大,最近那群兄弟到處給我惹事?”
項羽這時候可得意了,剛剛接受劉邦白白送給他的咸陽,又被這個比他大一輩的人低聲求問題,我們就想想這時候的他有多風(fēng)光多滿足吧。
原本在他心里窩著的那團火,被徹底抹干凈了。項羽甚至還覺得:“誒,劉邦不錯,這老小子是真心臣服我呀?!?/p>
范增使了幾次眼色,暗示項羽應(yīng)該按照事先說好的,在劉邦赴宴后找機會殺掉他。項羽當(dāng)沒看見范增,他指點起劉邦,該怎么治理軍隊。
范增那個急啊,到嘴的肉掉了誰不心疼,可項羽被劉邦裝孫子的迷糊湯灌得開心極了。他接著對劉邦說:“你手下有個叫曹無傷的人,他是你們軍隊里的老鼠屎到處捅婁子。要不是他,我怎么會誤會你?”劉邦一聽:成了,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內(nèi)奸就是這個曹無傷。
劉邦留下一些玉璧玉環(huán)的貴重禮品,借口去“尿尿”,騎馬飛奔回軍營,張良留下殿后,說一句:“不好意思,我家主公不勝酒力,先回去了?!眲罨氐杰娭械谝患戮褪前巡軣o傷殺了。
看看,劉邦給根竹竿,項羽乖乖往上爬,把謀士范增的約定拋到腦后,也把自己的線人給賣了。
劉邦這招用得多漂亮,他請教項羽最引為自豪的事情(治理軍隊),讓項羽不由自主多說幾句,既對自己產(chǎn)生好感(不殺他),又說出了自己軍隊的內(nèi)鬼。這就是第二招:將訴求表達于無形。
劉邦把曹無傷殺了之后,自己手下再也沒人敢給項羽告密了,項羽等于自覺后路。這場對壘,已經(jīng)預(yù)示了項羽悲慘的結(jié)局,而這個結(jié)局的出現(xiàn)僅僅是劉邦說對了話,項羽說錯了話。
五、
生活、工作、學(xué)習(xí)、創(chuàng)業(yè)、戀愛中都會遇到要說話的情形,但你千萬不能太直接,要用無形(找替代物)的方法,把自己的真實意圖夾雜在語言中表達出去,才能夠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為啥?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你直白的表達自己先要的,可能恰恰也是別人想要的,那你就陷入被動。打個比方:如果老板問,你的原單位加班嗎?你如果直接回答:“加班”。那你很可能被每天留下來接受無償剝削。但是你說:“加班呀,我提升一倍的工資就靠加班完成了?!崩习寰蜁嗔康嗔?,加班費得給多少?他就不一定會讓你加班,即便加班也會給加班費。
那怎么說話,才能達成自己讓別人掂量一下,并按照自己思路去做的效果呢?
首先你得控制住自己的心智,把想說的話壓抑下來,看一下適合的環(huán)境再說。你會說,那很難???還好我們有幾個小技巧是可以輔助的:
1、確定不了的場合、環(huán)境、對話中,能不說話盡量用微笑代替;
2、說話語速要慢,你說話越慢,留給自己思考時間就越長,你的智慧和邏輯就能施展出來,讓自己思考得更深一些,再慢慢吐出;
3、反思自己曾經(jīng)說過的話,積累那些犯過的錯,在以后說話中就會越來越好。
通俗中有個講法“真正會說話的人,經(jīng)常說真話,很少說假話。可一旦他們說了假話,你根本就分辨不出來,只能老老實實相信他們”,能夠這么說話,你差不多就修煉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