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資料 | 2 | 先秦諸子名言88則
溫柔的TIGER
>《待分類》
2016.03.16
關注
這份材料選取先秦諸子(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韓非子)的名言警句88則,建議同學們熟讀背誦,一來可以用作論證素材,二來可以回答文言詩文填空,三來可以積累傳統(tǒng)文化常識。
采薇老師
一、《論語》(64則)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諫:匡正,挽回。猶可追:還可以趕得上,即還可以改變。(《論語·微子》)
高貴的人一句話可以表現(xiàn)出他的智慧,一句話也可以表現(xiàn)出他的不智慧。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呀。(《論語·子張》)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仰:仰望,向上看。彌:越發(fā),更加。瞻:往前看。忽焉:忽然。焉:詞尾,用于形容詞、副詞之后,相當于“然”。(《論語·子罕》)
由:仲由,即子路。誨:教導。是知也:這就是聰明。(《論語·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section>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犯了錯誤卻不改正,這就真是錯誤了。(《論語·衛(wèi)靈公》)
食:通“蝕”。更:改變,改正。(《論語·子張》)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擴大,光大。(《論語·衛(wèi)靈公》)
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論語·衛(wèi)靈公》)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無:通“毋”,不要。欲速:做事情貪快。見小利:計較小的利益,貪求小的利益。(《論語·子路》)
歲寒:時令到了寒冷的時候。彫:通“凋”,衰落。(《論語·子罕》)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逝者:往者,過去的。(《論語·子罕》)
(《論語·顏淵》)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論語·顏淵》)
(《論語·雍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士:讀書人。弘毅: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弘:廣大。毅:堅強。任重而道遠:擔當?shù)臇|西重,而且路程遙遠。任:擔子,擔當?shù)臇|西。仁以為己任:把在天下實現(xiàn)仁作為自己必須擔當?shù)呢熑?。已:停止。(《論語·泰伯》)
志士:有高尚志向和節(jié)操的人。仁人:仁義之人。(《論語·衛(wèi)靈公》)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飯:動詞,吃(飯);疏食:粗糙的飯;水:冷水。古代一般將熱水和開水稱為湯。曲肱而枕之:彎著胳膊枕著它。肱:上臂,泛指胳膊。于:對,對于。(《論語·述而》)
(《論語·里仁》)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個問題卻還沒弄明白,就不去開導他;若非弟子想表達某種意思卻表達不出來,就不去啟發(fā)他。舉一個墻角做例子給弟子講清楚,而弟子不能觸類旁通推知另外三個墻角的情況(即不能由一件事情類推而弄明白其他許多事情),不去反復教他?!保ā墩撜Z·述而》)
(《論語·衛(wèi)靈公》)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是上等的;通過學習而有知識的人,次一些;困頓而學得知識的,又次一些;困頓并且不學知識的人就屬于下等的了。(《論語·季氏》)
賢賢易色: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輕女色。致其身:獻其身。(《論語·學而》)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品德高尚的人吃東西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謹慎于言談,接近有道德的人來匡正自己的錯誤。(《論語·學而》)
古代學習的人是為了自己(增加學識、修養(yǎng)道德),現(xiàn)在學習的人是為了向別人賣弄。(《論語·憲問》)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section>
子夏說:“做官還有余力,便應學習;學習還有余力,便應從政?!保ā墩撜Z·子張》)
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論語·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讓老年人安養(yǎng),讓朋友們互相信任,讓年輕人得到關懷。(《論語·公治長》)
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如果不講信用,那么國家就不能存在了。(《論語·顏淵》)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zhí)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么辦好。(《論語·子路》)
自身品行端正了,即使不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干;如果自身不端正,即使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論語·子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section>
葉公問孔子怎樣管理政事??鬃诱f:“使近處的人高興,使遠處的人來歸附。”(《論語·子路》)
對于諸侯和大夫,不怕貧窮,而怕財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因為,財富分配均勻了,也就無所謂貧窮;國內團結和睦,就不顯得人少勢弱;社會安定了,國家也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了。正因為這樣,所以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提倡仁義禮樂道德教化,以招徠他們;遠方的人已經(jīng)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來。(《論語·季氏》)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他的為人,用功得連吃飯都會忘記,快樂起來會忘記憂愁,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論語·述而》)
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于學問;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就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七十歲,能隨心所欲,任何念頭不越出規(guī)矩?!保ā墩撜Z·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政治清明,言語正直,行為正直;政治黑暗,行為正直,言語謙遜。(《論語·憲問》)
三軍的主帥可以改變,但對一個普通人,卻不能迫使他改變志向。(《論語·子罕》)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晨得知真理,要我當晚死去,也行呀?!保ā墩撜Z·里仁》)
子貢說:“貧窮卻不諂媚,富裕卻不驕橫,怎么樣?”孔子說:“這樣可以了,但是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德修養(yǎng),縱有錢卻謙虛好禮?!保ā墩撜Z·學而》)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section>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section>
孔子說:“闡述而不創(chuàng)作,相信并喜好古代文化,我私下和我心儀的老彭相比。”(《論語·述而》)
智慧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憂慮,勇敢的人不懼怕。(《論語·子罕》)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到賢人,就想要向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毛?。#ā墩撜Z·里仁》)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知識是否溫習了呢?”(《論語·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巧言令色,鮮矣仁。
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很少是仁人。(《論語·學而》)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xiāng);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論語·里仁》)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section>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section>
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怨恨怎么樣?”孔子說:“(那么)用什么來回報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論語·憲問》)
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論語·里仁》)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jīng)常憂愁。(《論語·述而》)
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xié)調。(《論語·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section>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section>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論語·為政》)
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作伴。(《論語·里仁》)
德不孤,必有鄰。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section>
孔子說:“樸實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樸實,又未免虛浮。文采和樸實配合適當,這才是個君子?!保ā墩撜Z·雍也》)
聰明人樂于水,仁人樂于山。聰明人活動,仁人沉靜。聰明人快樂,仁人長壽。(《論語·雍也》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泰伯》)
高貴的人一句話可以表現(xiàn)出他的智慧,一句話也可以表現(xiàn)出他的不智慧。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呀。(《論語·子張》)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卻和這相反。(《論語·顏淵》)
高貴的人一句話可以表現(xiàn)出他的智慧,一句話也可以表現(xiàn)出他的不智慧。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呀。(《論語·子張》)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section>
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用朋友來幫助我培養(yǎng)仁德。”(《論語·顏淵》)
孔子說:“君子安詳舒泰,卻不驕傲凌人;小人驕傲凌人,卻不安詳舒泰。(《論語·子路》)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名言,但有名言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仁。(《論語·憲問》)
(《論語·衛(wèi)靈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論語·衛(wèi)靈公》)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衛(wèi)靈公》)
(《論語·堯曰》)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論語·顏淵》)
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section>
二、《孟子》(10則)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社稷:谷神和土神。由于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二神,后來就用社稷代指國家。丘民:猶言“邑民”“鄉(xiāng)民”“國民”,指庶民、眾民。(《孟子·盡心下》)
賊害仁的人叫賊,賊害義的人叫殘。賊害仁和義的人叫做獨夫。一夫:即獨夫,指殘暴無道、眾叛親離的統(tǒng)治者。(《孟子·梁惠王下》)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雀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百姓歸附有仁德的國君,就像水流向低處、獸跑向曠野一樣,(是很自然的)。所以給深水趕魚來的是獺,給叢林趕鳥雀來的是鹯,給商湯、周武王趕百姓來的,是暴虐無道的夏、商末代天子桀和紂。(《孟子·離婁上》)
(《孟子·梁惠王下》)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愛別人,別人卻不親近自己,反省自己的仁;治理別人沒治好,反省自己的智;以禮對待別人可別人對待自己無禮,反省自己的敬。行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都需要反過來看自己(那些地方還沒有做好)。自己持身端正,天下的人都會歸向他。(《孟子·離婁上》)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敬重自家的長輩,而推廣到敬重別人家的長輩,愛護自家的孩子,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天下可以運轉于掌上,即成就王業(yè)就像撥弄掌中的東西一樣容易。(《孟子·梁惠王上》)
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即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即禮)上,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即義)上;得志的時候,與百姓一同遵循仁義道德,不得志的時候,獨自踐履自己的主張;富貴不能擾亂他的心,貧賤不能改變他的節(jié),威武不能壓服他的志,能做到這些的人可以稱之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鑠:本指以火銷金,自外至內而熔化,比喻從外部給予。弗思耳矣:不用心想罷了。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向內心追求就會得到它(仁、義、禮、智),不向內心追求就會失去它。(《孟子·告子上》)
自己殘害自己的人沒法和他談出什么善言,自己放棄而不求上進的人沒法和他有所作為。說話違背禮義,這就叫自己殘害自己;自身不能居心于仁、由義而行,這就叫自己放棄。仁是人安適的住宅,義是人正確的道路??罩策m的住宅而不居(即不居心于仁),舍棄正確的道路而不走(即行不由義),可悲?。。ā睹献与x婁上》)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三、《老子》(5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踮著腳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遠,(就好像)自逞己見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顯,自我炫耀功勞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老子》第二十四章)
了解別人的人聰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勁兒,戰(zhàn)勝自己的人剛強。知道滿足的人就是富人。確定不移、竭力實行的人有意志。不喪失合適位置的人能夠長久。(《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來報答怨恨,從難事的容易處入手來解決它,從大事的細小處入手來完成它。天底下的難事一定產(chǎn)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產(chǎn)生于一件件細小的事。所以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終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偉大。輕易向人許諾一定缺少誠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會遭遇很多困難。因此達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難,因此他始終沒有困難。(《老子》第六十三章)
張開兩臂才能抱得過來的大樹,是從極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很高很高的臺子,是從一筐土開始建起來的。很遙遠的行程,是從腳下那一小步走出來的。(《老子》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他死后身體是僵硬的。草木活著的時候是柔軟易斷的,它死后是干枯硬挺的。因此堅強跟死亡是同類的,柔弱跟生命是同類的。因此軍隊逞強就會被消滅,樹木剛強就容易被折斷。逞強逞大的人落入下風,持守柔弱的人占據(jù)上風。(《老子》第七十六章)
四、《莊子》(3則)
井魚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
井中之魚不可以談論大海的原因,是受地域的局限;夏天的蟲不可以談論冰的原因,是因為受制于時間;窮鄉(xiāng)僻壤的士不可以談論大道理的原因,是所受教育的束縛。(《莊子·秋水》)
舉:全,盡。極:窮盡。(《莊子·秋水》)
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太陽出來的時候起來勞動,太陽落山以后就休息,在天地間自由自在,而自覺得意、開心。(《莊子·讓王》)
五、《墨子》(4則)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仁人拿來作為自己的事業(yè)的。一說指仁人處理事務所依據(jù)的原則。(《墨子·兼愛中》)
(惡:憎恨。)(《墨子·兼愛中》)
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
不義就不讓他富有,不義就不讓他尊貴,不義就不讓他親密,不義就不讓他接近。(《墨子·尚賢上》)
所以做官的不會永遠尊貴,而做百姓的不會永遠低賤。有才能就選用他,沒有才能就降他的官職。(《墨子·尚賢上》)
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六、《韓非子》(2則)
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達到最高境界的人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事情的萌發(fā),見到開頭就能知道結果。(《韓非子·說林上》)
(《韓非子·說林上》)
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華美德的名言警句
諸子百家名言大觀
經(jīng)典古之警句
我讀先秦諸子——易中天
文化傳承必備,中華傳統(tǒng)美德格言
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格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wǎng)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