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蘇軾酒醉后所作之詞,結(jié)尾兩句浪漫至極,卻嚇的太守魂都差點丟了
蘇軾,東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才華橫溢,但卻因為和王安石等變革者意見不合,仕途不得意,在有一次,因有感于時事政治,寫詩一篇,表達(dá)了對朝庭的一些不滿之處,于是追隨王安石的步伐的后來者就向皇帝告發(fā),說蘇軾其罪當(dāng)誅,但皇帝對蘇軾還是很欣賞的,沒有將蘇軾處死,而是把他貶到黃州。
但困難并沒有使他的人道精神變得尖酸刻薄,反而是愈發(fā)的醇美,在被貶黃州期間,蘇軾做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像我們熟知的就有《前赤壁賦》、《后赤壁賦》。而今天這首也是蘇軾在被貶黃州期間所作的。
蘇軾在黃州期間,常和酒友喝酒夜游,有一次,酒醉后看見夜空很美,于是詩性大發(fā),作了這首詞,結(jié)尾兩句浪漫至極,卻嚇的太守魂都差點丟了。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yīng),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fēng)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其詞的大意是:東坡在夜間喝酒,經(jīng)歷了幾次“喝醉了——酒醒了——喝醉了”的循環(huán)。等到歸家時已是半夜三更時刻了。家童已進(jìn)入熟睡期,那呼嚕聲就像雷鳴般響亮,任詞人怎么叫門都無動于衷。于是詞人只好拄著拐杖停在江邊聽著聆流水的聲音。
此時此景,突然后悔擔(dān)任官職搞得身不由己。可是要到哪一年才能放下仕途之名呢?夜深了,微風(fēng)平靜的拂過水面,激起一點小波紋??吹酱?,真希望能渡一只小小的船兒從此消逝于人的視野當(dāng)中,在這美如畫的江河之中度過剩下的有生之年。
此詞開頭兩句就點明了蘇軾是在多次醉酒后所作之詞,一個“復(fù)”字、一個“彷佛”表明了醉的程度一個是不低的,把詞人豪飲的情形生動活潑的躍于文字——多次喝醉后,連時間都記不準(zhǔn)了。
緊接著三句,寫詞人歸家后所發(fā)生的事情:家童鼻息如雷,怎么敲門都不應(yīng),這在當(dāng)時要是換做另外一個官老爺,豈不是氣的暴躁如雷,何況是一個醉酒之人,但蘇軾卻沒有如此,取而代之的是“倚杖聽江聲?!睆倪@幾句的情景中我們可以看到東坡居士那寬容闊達(dá)、處事不驚、遺世獨立的個性、精神。而且“倚仗聽江聲”很自然地引出下片——詩人真正想要表達(dá)的內(nèi)容。
關(guān)于這兩句還有一個趣事,就是太守聽聞后,以為蘇軾要逃跑,嚇得他魂都丟了。因為其有責(zé)任不讓蘇東坡離開黃州,這責(zé)任可是重大,畢竟蘇軾是皇上欣賞的人,也是變革派忌憚的人。
喜歡蘇軾,喜歡他的詩,更喜歡他那處事不驚,遇事不慌的從容。也希望看到此文章的你們也能在生活如此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