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種迄今為止還沒有弄清發(fā)病原因的慢性病。它的出現(xiàn)可能伴隨并發(fā)癥,或三多一少的癥狀,也有可能悄然無息的找上人們,防不勝防。
一旦患病,終其一生都少不了跟病魔斗爭。我們現(xiàn)在還無法治愈糖尿病,但在多年的研究與臨床中人們還是總結出了很多控糖的經驗,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位資深糖友總結出的心得吧。
1
1、 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
飲食、運動、服藥、學習糖尿病知識……想要控制好糖尿病,就一定要提高自覺性,不能老想著依靠家人的監(jiān)督,只有我們自己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才能更有信心面對糖尿??!
1
2、 預防比治療更加重要
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糖尿病友的日常工作,除了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定期定期篩查并發(fā)癥,也是很有必要的
1
3、 戒煙很重要
吸引對身體危害極大,尤其是對心血管及呼吸系統(tǒng)。不少糖友的并發(fā)癥都是因吸煙引發(fā)的。特別是正在服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的糖友,危害更大。
4、保護好眼睛和腳
一些并發(fā)癥可以從身體的變化看出來,比如眼睛和腎臟都屬于微血管病變,應定期進行眼底血管檢查,同時每天檢查自己的雙腳,發(fā)現(xiàn)有傷及時治療,提早防治糖尿病足。
1
5、日常血糖監(jiān)測很重要
血糖監(jiān)測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的監(jiān)測,只有了解自身血糖情況,才能防止血糖異常。
1
6、低血糖危害大過高血糖
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這一點所有糖尿病友都應該謹記,控制血糖的原則是在盡可能沒有低血糖的前提下,使血糖控制平穩(wěn)達標。
1
7、用了胰島素可能還需要口服降糖藥
在沒有口服藥物使用禁忌證的情況下,即便是使用了胰島素,也建議適當保留口服降糖藥物,這樣可以減少胰島素的用量,減少低血糖的發(fā)生,更好地平穩(wěn)控糖。
1
8、胰島素不會成癮,但確實有不良反應
適當?shù)厥褂靡葝u素很有必要,打胰島素不會成癮,但也有兩個主要不良反應:低血糖和體重增加。
1
9、降糖藥沒有好壞之分
降糖藥物種類繁多,各有優(yōu)勢,也各有不足,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糖尿病友不要單憑價格或他人評價去隨意換藥。
1
10、不良生活習慣對血糖影響很大
熬夜、睡懶覺、吃宵夜等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對血糖的影響很大,糖尿病友一定要規(guī)律作息,嚴格要求自己。
1
11、飲食與運動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療法
雖然飲食與運動并不是萬能的,治不好糖尿病,但只有控制飲食、堅持運動,才能控制好血糖,延緩并發(fā)癥。
1
12、運動降糖應持之以恒
運動切忌三天打網(wǎng)兩天曬魚,否則不但不能降血糖,還會引起運動損傷。運動提倡135原則,飯后1小時進行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每周保持5次以上的運動。
1
13、沒有食物可以降糖
任何食物不具備治病的功效,那些所謂可以降血糖的食物,只是不會導致血糖明顯升高或是讓血糖升高的程度低一些而已。
1
14、沒有什么食物是不能吃的
雖然經常說有文章說這個食物不能吃,那個食物可以多吃,但實際上,沒有食物是糖尿病患者完全不能吃,或者說可以毫不顧忌大吃的,只要我們在密切監(jiān)測血糖變化的同時,限制食用量,就不用擔心血糖反反復復。
1
15、糖尿病不可治愈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目前只能控制病情,還不能被治愈,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聽信任何偏方、秘方、神藥等等,以免浪費金錢,耽誤病情,造成更嚴重后果。
1
16、重要的事情還包括預防并發(fā)癥
得了糖尿病,不能只盯著血糖,還應該全面管理好血脂、血壓、體重、尿酸等,這樣才能有效防治并發(fā)癥。
1
17、父母患有糖尿病,小孩患病幾率更高
雖然目前沒有證據(jù)表明糖尿病可以遺傳,但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父母有糖尿病,小孩的患病幾率會大大增加,所以從小就應培養(yǎng)小孩的良好生活習慣,加強預防。
1
18、糖尿病和冠心病一樣危險
得了糖尿病,會增加多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其中就包括心血管疾病,這是70%糖友的最終死因。
1
19、腰越圓或代表壽命越短
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5厘米)人群是2 型糖尿病主要的高危人群。
1
20、大部分人患糖尿病是沒有癥狀的
只有約30%的糖友有“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少)的典型癥狀。其他70%的人基本是在檢查血糖時發(fā)現(xiàn)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