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長們發(fā)現沒有,孩子成績出現明顯的分水嶺往往是在孩子進入小學高年級以后。
我也是在總結了家長給我發(fā)的微信后發(fā)現的。其實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孩子之間的成績并不會有多大差別,這時候家長最主要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
曾經有一個家長給我發(fā)的微信讓我印象深刻:“老師,我本來覺得剛進小學的時候孩子語文成績挺好的,但是孩子進入小學4年級以后,他的語文成績就像一把尖刀直扎我心。不僅平時小測驗成績不佳,4年級上期的期中考試語文竟然只有不到75分,相比較其他同學的成績,他簡直是落下了一大節(jié)。而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幫助孩子提高成績,難道我就這么眼睜睜看著孩子的語文成績繼續(xù)差下去嗎?”
后來我回復這位家長,你知道你的孩子學習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嗎?家長回答說我并不知道。
我說那讓你的孩子給我打個電話吧,我跟他仔細談談。
我問孩子你覺得自己的語文成績?yōu)槭裁磿钅??他沉默了一會兒回答說就是學不好呀。我又追問他你能再仔細想想嗎?又是一段長時間的沉默后他回答我感學4年級之后語文要學的知識點越來越多了,很多知識點自己記得并不明確,所以一到考試的時候遇到綜合運用自己就不會答題呢?
那么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呢?
其實只需要把復雜的知識點變得簡單易記,孩子就有多余的時間去進行更深一步地學習。
我們可以看看下面2個例子,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學生A在參加我的精英班課程時曾經問我有沒有什么方法能夠幫助他在寫作的時候明確自己應該使用哪種標點符號。
我們知道標點符號有很多種,有逗號,有句號,有分號,有頓號,有省略號等等,說起他們的用法更是長篇大論,學生很多時候根本記不住,這時候咋辦呢?
看看我的這個順口溜是否能解決學生的疑問:
其次,還有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還有病句的修改,我們看看已經是比較簡潔的知識內容:
1、句子不完整
如:戰(zhàn)士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yōu)秀品質。
改為:戰(zhàn)士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yōu)秀品質令人敬佩。
2、用詞不當
如:我的書包里還缺乏一個像樣的鉛筆盒。
“缺乏”用得不恰當,應改為“缺少”。
3、搭配不當
如:他穿著一件灰大衣和一頂紅帽子。
“穿”與“帽子”搭配不當,應改為:他穿著一件灰大衣和(戴著)一頂紅帽子。
4、詞序混亂
如:打乒乓球對我是很感興趣的。
應改為:我對打乒乓球是很感興趣的。
5、前后矛盾
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黃的菜花,五彩繽紛。
“一片金黃”與“五彩繽紛”相矛盾,應把“五彩繽紛”去掉。
6、重復啰嗦
如:他是我們班成績最優(yōu)秀、功課最好的學生。
“成績最優(yōu)秀”和“功課最好”意思重復,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個。
7、不合邏輯,不合事理
如:他在霞光中讀著書,不知不覺過了兩個鐘頭。
“霞光”稍縱即逝,持續(xù)兩個小時是不符合現實的。應把“霞光”改為“陽光”。
但是記憶一個簡單的順口溜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一直致力于記憶力提升、中小學學習方法的研究,更多的記憶順口溜我會在免費網絡公益課上進行分析。如果家長在教育方面還有其他問題需要幫助,可以直接與我交流。
請加微信:2224325219,或者關注微信公眾平臺:gaoxiao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