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初戀,可能每個人都有些許經歷吧,一般發(fā)生在校園,就像是一顆山楂,甜中帶酸,美得總有些遺憾…
山楂不僅可愛,還千變萬化,只要經過小小的加工,就可以化身為鮮美果醬、趣味小點心、精致飲品、營養(yǎng)小粥……
周末不如在廚房里開展一次與山楂的愛戀吧,它會成為驚艷冬季味蕾的美食!外甜內酸,薄薄的糖衣,咬上一口,脆脆的!
白糖版本
原料:草莓10顆,白糖200克,獼猴桃2個,水100克,竹簽5-6個
做法:
草莓洗凈后切掉頂端的葉子,切的時候盡量保留一部分頂端比較堅實的部分,這樣穿竹簽的時候比較牢靠一些。最后當然別忘了用廚房紙吸干草莓表面的水分,否則這些小水滴在熱糖里面炸開可不得了。
除了草莓,獼猴桃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特別是綠色的獼猴桃,酸酸的口感一點不輸山楂。金色的獼猴桃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其果肉比較軟,制作難度會更大一些。
把洗凈的鍋子放在爐灶上,加入100克清水,再加入200克白糖。白糖一定要倒在鍋底部中央,避免沾到鍋子側壁。然后開啟爐火,大火加熱,以火苗不會竄到鍋子側面為限。
開始的時候溶液非常渾濁,此時千萬不能忍不住去攪拌,記住,就站在一邊觀察,什么也不要做。隨著氣泡翻滾,殘存的糖粉會漸漸溶化,溶液變得非常清澈。注意,整個過程需要保持中到大火,劇烈翻滾的氣泡可以阻礙結晶顆粒的形成,就像流動的水比靜止的水更不容易結冰。
150攝氏度到170攝氏度是制作冰糖葫蘆的最佳區(qū)間。
等到發(fā)現(xiàn)糖漿有一絲淡黃,用筷子頭沾取少量糖漿在水中冷卻后嘗起來清脆不粘牙的時候,馬上把鍋子從爐火上移開.
把糖鍋傾斜一下,讓糖漿形成一個比較深的小池子,一手拿住竹簽,把水果在糖漿中迅速轉動一下,讓它的表面均勻包裹一層糖漿,記住,這個過程必須快,否則糖漿就會把水果燙熟。如果發(fā)現(xiàn)糖漿黏度太大,導致水果表面糖漿太厚的時候,就把鍋子再稍稍加熱一下,恢復糖漿的流動性。
傳統(tǒng)的做法是把做好的糖葫蘆放在浸透水的木板上冷卻,不過這樣會在底部形成一個扁扁的平面,如果不喜歡,可以把冰糖葫蘆一頭懸空冷卻,這樣就不會有“扁平足”,不過有可能在腦后長出一條“小辮子”??偟膩碚f,的確沒有什么簡單的完美解決辦法。
用糖漿裹水果的時候,動作必須輕快,這樣確保糖漿比較薄,口感更脆,而且水果內部不會被燙傷。這里給出一個比較好的范例,我們解剖了一個草莓冰糖葫蘆,讓大家看看大致的糖殼厚度。
冰糖版本
準備工作:
1、裝成品冰糖葫蘆的盤子最好是不粘的,如果是粘的,必須在盤子上刷油,不然糖葫蘆會全部粘在盤上拿不下來!刷了油再放冰箱凍一下,有助于糖葫蘆的成形。
2、冰糖加水以1:1的比例熬制
3、用勺子取一點糖漿,滴在涼水中,如果能迅速結塊,嘗一下,嘎嘣脆的話就可以做糖葫蘆了,如果覺得粘牙說明還沒好
4、熬糖的時候用小火,不需要用勺子攪拌,直接在鍋中熬煮即可,最后可稍微攪動一下,一定要避免發(fā)生糖結晶的連鎖反應。也就是可能一些糖漿附在鍋壁上,待的水分揮發(fā)后,出現(xiàn)一些小的結晶,如果此時你將這些結晶和下面的糖漿混合,那么整鍋糖就會變成砂糖,所以無虛大幅度的攪拌,小火細熬就可以。
原料:20顆左右,冰糖200克,水200克,竹簽5-6個
做法:
1、將山楂洗凈去梗
2、將山楂對半切開,去種,不去也可以,吃的時候麻煩點而已,不去種子操作起來更方便一些,底部黑黑的東西也最好挖去。
3、將對半切開的山楂再合起來,用竹簽串起來,視竹簽的長度而定,短的就穿四個,長一點的五六個也沒關系
4、冰糖加水以1:1的比例熬制
5、熬糖的時候用小火,不需要用勺子攪拌,直接在鍋中熬煮即可,最后可稍微攪動一下,一定要避免發(fā)生糖結晶的連鎖反應。也就是可能一些糖漿附在鍋壁上,待的水分揮發(fā)后,出現(xiàn)一些小的結晶,如果此時你將這些結晶和下面的糖漿混合,那么整鍋糖就會變成砂糖,所以無虛大幅度的攪拌,小火細熬就可以。
6、用勺子取一點糖漿,滴在涼水中,如果能迅速結塊,嘗一下,嘎嘣脆的話就可以做糖葫蘆了,如果覺得粘牙說明還沒好,熬糖一定要耐心慢慢來,莫著急哈。
7、將山楂串在糖漿中轉幾圈,停留一分鐘左右,我覺得稍作停留,鍋中糖漿的熱量會將山楂燙軟,就不那么酸了。
8、拿出迅速輕摔在不粘板上,可以的話往下拉動一下更有感覺。也可以涂了薄薄一層油的盤子
9、這時候火候要極小,以免糖漿熬過頭。
10、喜歡豆沙的可以中間夾一點豆沙,也可以做桔子、獼猴桃、山藥的, 也很好吃。
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一臺烤箱,滿屋飄香。自己動手,美食不愁。愛生活,愛烘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