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們的生活也是比較多彩的,很多故事也經過一代又一代流傳了下來,這也就讓我們現(xiàn)在也能聽到很多古代的故事。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會給我們講很多古時候發(fā)生的故事,并以此來教會我們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孔融讓梨,比如今天要講的關于司馬光的故事,一起來看一看吧。
相信大家都聽過司馬光的名字,對于他的故事也很熟悉,畢竟從小就一直聽他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司馬光砸缸。但是呢老師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也只是告訴了我們故事的經過,以及故事中所蘊含著的道理,卻并沒有告訴我們那個被救的孩子是誰,那今天呢小編就告訴大家這個被救的孩子是誰。
首次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個故事的整個過程。在司馬光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有一天他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在院子里玩耍,在那個院子里有一座不算高但也不矮的假山,在假山的旁邊還有一個裝滿了水的水缸。其中有一個小孩子就爬上了假山,并且在上面跳來跳去的,一個沒站穩(wěn)就掉了下來,正好掉進了水缸中。
頓時周圍的小孩都被嚇哭了,只有司馬光不僅沒有哭鬧,還十分冷靜的抱起一塊石頭,用力的向水缸砸去,“咚”的一聲水缸破了,里面的水也流了出來,小孩子也因此得救了。而老師還說這個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千萬不要慌張,而是要冷靜下來思考解決辦法,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事情。
接著要說的就是這個被救的孩子了,他名叫上官尚光,在他被司馬光救了后,他的家人就帶上了很多的禮品去到了司馬光的家中,以此來表示對救命之恩的感謝。同時呢司馬光救人的故事也被穿了出去,人們都夸他機智勇敢。后來上官尚光的家鄉(xiāng)受到了很嚴重的災害,他也就離開了家,去到了光山縣定居。
上官尚光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從小就喜歡看書,也算是有些才學,但他在參加了科舉考試時卻落榜了,雖然后開還是進到了朝廷做官,但是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因此他還是選擇離開官場回到家鄉(xiāng)。上官尚光在回到家后就成為了了當?shù)氐囊粋€教書先生,平時就教學生念書。為了感激司馬光的救命之恩,也是為了讓后代能夠記住司馬光所做的事,,上官尚光還修建了一座亭子,并取名為“感恩亭”。
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那個被救的孩子是誰了吧,至于老師為什么不講他,你們覺得會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