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從賣炭翁看唐朝的滅亡
木樁指路
>《人文歷史》
2019.12.04
關注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strong>
——《賣炭翁》
冬天到了,氣溫驟降,天寒地凍間突然想到了千百年前冬天里那個賣木炭的老頭,這個白居易虛構卻又真實存在的人,讓我對那曾經的盛唐陷入了深深思考。
唐朝始終是中國人歷來引以為豪的盛世,對于這個朝代,許多人在心里充滿了無限憧憬,有樂隊直接取名“唐朝”,用一首《夢回唐朝》幻想了那個時代的歌舞升平,但是,這個所謂的盛世,有時候看來更像是一種表象。
余光中在《尋李白》中寫到: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詩仙生活的時代,正是所謂的盛唐時期,他豪放的詩句似乎正是大唐氣象的體現,問題是,我們在這位詩仙的同時期的另一位大詩人杜甫那里,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世界,那是另外一個唐朝,那個唐朝看不到李白的豪氣沖天,而是一片慘淡景象。
到處游歷的杜甫看到的是: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他本人在戰(zhàn)亂中無以為家,流落到成都郊野搭建一個茅草房,卻不小心碰到了狂風肆虐,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氣之下,寫出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大聲疾呼: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在所謂盛唐的另一面,是許多底層人民的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凍死街頭,連杜甫這樣的官員和大詩人尚且不得溫飽,普通百姓的生活則更加凄慘,這樣的所謂的盛唐豈有不滅亡的理由,這樣的盛唐又是誰的盛世!
有人會說,杜甫許多詩歌所反映的是“安史之亂”后人民的悲慘生活,所以罪魁禍首應該是那兩個叛將,說這話的人猶如說殺人犯無罪,是子彈的錯誤,因為是子彈殺人,而不是人殺人,實在荒謬不已。
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不是安祿山,更不是什么楊貴妃,而是唐朝的皇帝和朝廷,是他們一手導致了戰(zhàn)亂和災難。安史之亂在歷史上已經定性為統(tǒng)治者的權利爭斗,問題是,這場戰(zhàn)亂怎么就裹挾著這么多人為之充當炮灰,這些炮灰有唐王朝拉取的壯丁,更有對唐王朝不滿的普通百姓。
無論是安史之亂還是后來的黃巢起義,都是唐王朝長久以來在自己龐大王朝地基下不停安放炸彈的結果,說白了,就是自取滅亡,咎由自取。
當李淵帶領著他的兒子們奪取隋朝的江山后,統(tǒng)治者們開始尚且能勵精圖治,那李世民雖然雙手冷酷地沾滿了李氏族人的鮮血,但是其溫情卻撒播到了整個國家,他帶著“以人為鏡”的嚴苛的要求著自己,他帶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惴惴不安小心翼翼的維護者唐王朝的健康運轉,所以后人稱謂他是一位難能可貴的好皇帝,可是,他的繼任者們一個一個要么驕奢淫逸,要么昏庸無能,漸漸葬送了曾經輝煌一時的盛唐。
賣炭翁,只是這個王朝必然滅亡的縮影。
一個老人,在荒山野嶺冒著嚴寒砍柴,他辛辛苦苦的把這些木頭均勻的截成木段,放在土窯里燒制,煙熏火燎,滿面塵灰,卻滿心歡喜,因為這些木炭一旦賣出去,將維持自己整個冬天的生計,他把這些燒制好的木炭放到牛車上,雙手烏黑,與自己的滿頭白發(fā)形成鮮明對比。
在農業(yè)社會生活的勞動者,似乎并沒有多少掙錢的門路,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頭不能頤養(yǎng)天年,尚且要至死不停的勞作,否則很可能無米為炊,這樣的社會底層勞動者已經足夠可憐,但是,還有更可憐的事情要發(fā)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自己無錢買棉衣,衣衫單薄,卻為了盼望木炭賣個好價錢,希望天氣更加寒冷,白居易用這樣的矛盾描寫,讓讀者感嘆著老人的可悲可憐。當他等到天寒地凍的時候,把牛車趕到了集市上,卻換來了空歡喜一場。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碰到了當初臭名昭著的所謂“宮市”,所謂“宮市”就是皇宮采購物品。本來采購屬于官吏管理,但是中唐時期,皇帝不再信任官員,宦官橫行,他們有了采購權,常常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買東西不給分文,強行掠奪,還勒索“進奉”的“門戶錢”及“腳價錢”。
一個王朝的統(tǒng)治者與小民爭利本來已經夠愚蠢,更加愚蠢的是,統(tǒng)治者公然縱容其爪牙掠奪老百姓的財物,這種低級錯誤,唐朝的皇帝怎么會不知道,就算不知道,有了大詩人白居易的《賣炭翁》,皇帝也應該知道。
安史之亂后,經歷戰(zhàn)火的摧殘,整個王朝已經陷入一種病態(tài),表面上是平定了戰(zhàn)亂,但是埋藏已久的社會矛盾凸現出來,那安祿山雖然滅亡了,但是,唐王朝的各地出現了許多類似安祿山一樣的人,他們只是在表面上臣服唐王朝,而唐朝的皇帝已經喪失了對于各地割據勢力的控制。
安史之亂后,唐德宗李適即位,剛上臺的德宗意氣風發(fā),他著手準備消滅河北藩鎮(zhèn)割據,結果戰(zhàn)事一開,局勢混亂,河北四藩稱王,淮西李懷烈也與朝廷作對,更讓皇帝想不到的是,一支調去前線作戰(zhàn)的部隊竟然在路過長安的時候發(fā)生嘩變,直搗皇城,接著李懷光叛亂。這一切讓德宗皇帝大驚失色、大跌眼鏡,他上臺之初的豪情壯志被狠狠的潑了一次又一次冷水,只能握緊拳頭隱忍著。
當政之初,德宗曾經下大力氣整頓當時腐敗的政治風氣,但是到了貞元年間,德宗皇帝已經完全像換了一個人,他曾勸大臣陸贄說,別人給你行賄,你要接受一點,這樣才能和大家好好相處,皇帝勸說大臣受賄,不得不說是一種荒唐至極的事情。
唐朝后期,出現了宦官專權的現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低級錯誤,問題是唐朝的皇帝們曾經一向防范著宦官,更不會將權力交到這些人手中,但是“涇師之變”徹底改變了皇帝們的心思,嘩變軍隊殺到皇宮,京城的大臣軍人影都找不到一個,可笑最后還是兩個太監(jiān)竇文場和霍仙鳴忠心耿耿保護皇帝逃出險境。
于是,在唐王朝的政治舞臺上,宦官們成為了皇帝最為信任的人,皇帝賦予了他們更多的權利,也包括皇宮的采購權。
皇帝難道不知道,將權利放到宦官手里將會產生哪些不利的因素,他當然知道,問題是,同樣是不利,同樣是毀壞李唐江山,皇帝更愿意交給宦官們毀壞,因為對于皇帝來說,這是一群救命恩人。
韓愈記載了一則“農夫毆宦”的事件:
嘗有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者稱“宮市”取之,才與絹數尺,又就索“門戶”,仍邀以驢送至內。農夫涕泣,以所得絹付之。不肯受,曰,“須汝驢送柴至內?!鞭r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與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
街吏擒以聞,詔黜宦者,賜農夫絹十匹。然宮市亦不為之改易,諫官御史數諫,不聽。建封入朝,具奏之,上頗嘉納;以問戶部侍郎判度支蘇弁,弁希宦者意,對曰:“京師游手萬家,無土著生業(yè),仰宮市取給?!鄙闲胖?,故凡言宮市者皆不聽。
這是韓愈依據事實記錄的事件,而且這件事已經驚動皇帝,問題是,皇帝僅僅是處理了那幾個犯事的宦官,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宮市的弊病,而且對于諫官的多次勸誡視而不見,難道德宗皇帝已經昏聵不堪,是非不明了。
其實不然,經歷了戰(zhàn)場和官場的雙重失敗,經歷了軍隊的叛變,李氏皇帝已經清楚的看到這個王朝徒有光鮮的表象,其實早已腐朽不堪,所謂的盛唐只有死路一條,其早已病入膏肓,必死無疑,越是改變它,王朝則滅亡的越快。所以,作為一國之君,皇帝帶頭和稀泥,只要不發(fā)生什么太大的問題,一切都由他去吧。
賣炭翁只是王朝一個普通受害者,也是一個普通掘墓人。
唐王朝早就民心盡失,必將淹沒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
而寫就《賣炭翁》的白居易在不久后也看到了唐王朝必將滅亡的不可改變的事實,從此完全換了一副心腸,徹底墮落,他只顧著年年購買美女放在家里享樂,再也不去對這個王朝進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唐朝
縱向探討,概論中國各個朝代滅亡的主要原因,第四講:絕世盛唐
大唐王朝最大的毒瘤,宦官干政是誰的昏招導致的?
從盛唐到弱宋,中間的五代十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亂,太亂了
唐紀五十一(三)--罪惡的 宮市
淺析涇原兵變,對唐朝歷史的巨大影響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