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說文解字·敘》之三十
原文:
《說文解字·敘》:“及亡新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自以為應制,作頗改定古文。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書,即秦隸書;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
解讀:
到了王莽攝行王事的時候,指派大司空甄豐等人校檢典籍文書。以自言盡力制禮作樂事。標榜自己遵守先前律制。所作卻是大幅度修改了古文字的字體。其時有六種書體。(六書不是指造字的六書。而是秦書八體省減其二為六體)
其一是“古文”。是傳說在孔府墻壁中發(fā)現的古籍書體。
其二是“奇字”。亦是“古文”,只是書體有些差異。(是“古文”的異體字)
其三是“篆書”。即小篆或秦篆。
其四是“佐書”,即“隸書”,秦始皇帝時隸人下邳程邈所作。(參見庾肩吾《書品》“始皇見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難制,遂作此法,故曰'隸書’,今時正書是也。”)
其五是“繆篆”。是即“摹印”。是一種帶設計味的篆書。
其六是“鳥蟲書”。一種類似鳥蟲的美術字。是寫在旗幡等物上作為標記的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