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敗走向成功的人,都應該擁有的一本書!如果你現(xiàn)在處于迷茫困惑時期,或者剛剛經(jīng)歷失敗,不如靜下心來看看這本書,也許能幫你找到走向成功的答案。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不知道你有沒有讀過:
有一天,一個白發(fā)老者牽著一頭牛在路上行走。走著走著,路上有一位老人走上去問白發(fā)老者:“我一生碌碌無為,可最后我有房住,有飯吃,有錢花;而我的那些鄰居們他們一輩子在田地里耕作,可他們卻住的不好,而且都先我而去。你說人是不是應該像我這樣呀?!卑装l(fā)老者聽后,拿來路邊的石頭和磚頭問這位老人:“兩樣東西,你會選擇哪樣?!崩先撕敛华q豫的拿了磚頭,答道:“石頭雖壽命長,但磚頭對我有用?!卑装l(fā)老者又問了問路人,答案都是一樣的。
于是,白發(fā)老者便說:“正如石頭和磚頭一樣,人的價值也在于此?!?/p>
這個故事中的白發(fā)老者就是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人,也就是現(xiàn)在的鹿邑縣渦陽人。他對后世的影響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經(jīng)》的著作,他開創(chuàng)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
我們今天所說的這本書就是他的著作:道德經(jīng)。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我看來,四分之一部《道德經(jīng)》就可以治天下。
我老家就是鹿邑,和老子是老鄉(xiāng),記憶猶新,依稀還記得小時候有一項課后作業(yè),是手抄《道德經(jīng)》,并且選出印象最深的十句話。有這樣一句話給了很大的觸動:“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敝饕馑疾还芏啻蟮娘L都不可能一直刮下去,不管多猛的雨也終有停止的時候。

隨后接著一句反問:“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刮風下雨是誰做的呢?天地。天地都不能長久,何況人呢?

此外,這句話還給了我們另一個角度的啟示:當你遭遇人生中的不順利、不如意,甚至慘重的打擊時,你要相信時間能夠稀釋這一切,對嗎?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挫敗和低谷也終將過去。
尤其對于成長中的年輕人,有兩個最大的敵人:一是突如其來的贊賞和表揚,一是時常會有的打擊和不順。這兩道關都要過,過不去就很難前行。表揚來得太早,毀人也毀得夠狠,我周圍有一些人就是如此倒下的,根基不穩(wěn),空中樓閣,他承受不住。

記得之前有一篇很火的文章講的就是余世存和道德經(jīng)的故事,余世存大學畢業(yè)后,也同樣陷入到一個人生的瓶頸期,沒有達到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甚至還沒有實現(xiàn)財務自由,那時他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像一個loser。

人在這種狀態(tài)下,很容易產(chǎn)生自暴自棄,埋怨社會的想法,覺得這個世界不公平。那時他讀到《道德經(jīng)》,有這樣一段話“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他開始反思,自己的失敗,是外界的原因還是自己的原因?固然這個世界有它殘酷的準則,自己是不是也有不足的地方?
后來,余世存以一部體例獨特的《非常道》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成就了余世存的人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從中學到了什么?

如果你現(xiàn)在也是也是非常焦慮和迷茫,或者心中尚存留著對理想的滿腔熱情,被現(xiàn)實狠狠教訓也從不懈怠。年輕的熱情快要消耗殆盡,可理想?yún)s又遙不可及。免不了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失敗,一無所成。
這不僅僅是只屬于某一代人的焦慮,而是每一代年輕人,都經(jīng)歷過的對現(xiàn)實的惶恐和對自我的思考。如果你現(xiàn)在也經(jīng)歷著這些,不如現(xiàn)在就拿起道德經(jīng)來,認真的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