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在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國多所大學采用為教科書,并兩次獲得美國書卷獎歷史類好書的提名。近日,認真拜讀了這本著名的歷史讀物。
全書內容不多,分為:
自序
第一章 萬歷皇帝
第二章 首輔申時行
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
第四章 活著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 戚繼光——孤獨的將領
第七章 李贄——自相沖突的哲學家
記得以前一次看采訪易中天的節(jié)目,易中天談到他的《易中天品三國》就是受了黃仁宇的影響,在看了《萬歷十五年》后非常驚詫,“啊,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包括后來的《明朝那些事兒》,據說也是受了黃仁宇《萬歷十五年》的啟發(fā)。
書的第二章《首輔申時行》,個人認為是本書一個非常精彩的章節(jié)。
萬歷十五年中的每一個人物都不是可以用三言兩語就可以準確概括地做出評價的,申時行尤其如此。這位首輔深知人性都有“陰陽”兩面。
他受前任首輔張居正的任用,并不是靠的和張居正的私交和諂媚,而是憑借才干取得了張居正的信任。他一直想處于較為清淡、游離于政治中心不遠不近的狀態(tài)。
張居正在位時的十年新政,得罪了大批官員,他把所有文官擺在自己的監(jiān)視下,以個人標準決定官員的升遷或罷免,嚴重威脅了文官們的安全感。張居正死后,文官上下對張居正的揭發(fā)、倒戈高潮迭起,萬歷皇帝也發(fā)起了多次對張居正的抄家罰沒。而申時行在這場清算張居正的運作中,及時采取了剎車的行動,他適時地向皇帝提出停止張居正制定的令各官員們人人自危的“考成法”,得到了皇帝的首肯。自此,張居正一案成為歷史,使當時的政局停止了政治波瀾、趨于穩(wěn)定。
正因為申時行的這些“不作為”,也令文官們不滿,說他“首鼠兩端”。對于這些指責,申時行付之一笑。他聰明地看清楚,從他的歷任前八位首輔的命運中,只有兩位能全始終,剩余的六位,或軟禁、或刑處、或死后被追究。而這些,無一不例地源于文官們的矛盾紛爭。
申時行洞悉人性有著“陰陽”兩面的特性。滿朝文官,哪一個不是通過嚴格的科舉制度選拔出的優(yōu)秀知識分子?又哪一位不是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圣賢之書?四書中教導他們,要施政愛民、要有同情悲憐之心、要推己及人、要做圣賢......而他們很多人又都有著不愿公開的私欲,買官、斂財、搜刮自肥,以補給自己官俸的不足。除了那個一絲不茍、清高自負的海瑞。
王世貞曾評價申時行“蘊藉不立崖異”。說他胸中富有積蓄,但從不靠近懸崖、不標新立異。實際上多有一些譏諷的味道。而申時行深知得以保全的秘笈,以“不作為”、“和諧”的方式躲過了一次一次文官們對他的圍剿。
但終因神宗萬歷皇帝在立太子的事件上,申時行采取首鼠兩端的方式,一面支持皇帝、一面不得罪文官,最后遭到文官參劾,52歲時在無奈中提出解呈十一次后才奉準退休。
后世評價申時行時多以“無作為”、“和事佬”來作為對他的評價。然后評價一個人,終離不開他所處的時代。時勢能造英雄,而在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申時行沒有勇氣成為英雄。
長按下面二維碼。我是“書香茶韻滌心源” ,微信號(SXCY_DXY),這里不定期地分享一些讀書筆記和書評、原創(chuàng)文章、舉辦讀書沙龍。歡迎來和我們一起品味書香茶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