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到秋冬的“吃”都離不開“滋補”二字,各類美食之中,最有滋補功用的莫過于湯品了。即便不是把“喝湯”這件事當做每日必行,至少也應該比平時更頻繁一些。寒露之后也意味著陰陽之氣開始轉(zhuǎn)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因此秋季時節(jié)必須注意保養(yǎng)體內(nèi)的陽氣。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養(yǎng)”。此時不妨喝喝湯、養(yǎng)養(yǎng)生,品一品這杯羹中的細水長流與浮世清歡。
食材:
西紅柿、雞蛋、生蝦、蒜、香菜
做法:
1.將大蝦去爪洗凈,放入盤內(nèi)加少許料酒腌制;
2.將西紅柿去皮切成塊兒狀,大蒜去皮切片,香菜洗凈切段;
3.鍋內(nèi)起油,大蒜入油爆香;
4.倒入適量水,燒開后放入大蝦,雞蛋打勻后淋入鍋中,加鹽調(diào)味;
5.開鍋至蝦熟撒入香菜出鍋。
食材:
帶皮牛尾、黃精、枸杞、覆盆子、芡實、龍眼肉、姜
做法:
1.枸杞分為兩份,一份煮取濃縮汁,另一份清水洗凈;
2.牛尾刮洗干凈,剁成段,放入開水鍋內(nèi)氽一下,取出洗凈,姜切片;
3.將牛尾、黃精、覆盆子、芡實、姜、枸杞放入瓦罐內(nèi),加入涼開水、料酒、味精、醬油、鹽、用大火燒滾后,再放入枸杞濃縮汁,轉(zhuǎn)用小火燉爛;
4.撿出姜、蔥,連瓦罐上桌食用。
食材:
羊肉、山藥、胡蘿卜、蔥、姜、料酒、鹽、胡椒粉
做法:
1.胡蘿卜切片,蔥切段,生姜拍破待用,山藥切片泡清水中待用;
2.羊肉洗凈斬塊,入沸水中氽水,水中加料酒和姜片,去除腥膻味,后撈出洗去浮沫;
3.羊肉放入高壓鍋中,加入適量水、姜、蔥,用高壓鍋壓30分鐘,放氣后打開后高壓鍋,放入山藥和胡蘿卜,再壓10分鐘;
4.出鍋調(diào)入鹽、胡椒粉即可。
原料:
梨、白蘿卜、陳皮、紅糖
做法:
1.梨切塊,不削皮放入開水中,白蘿卜切塊放入開水中;
2.陳皮放入開水中,視個人口味放入紅糖;
3.開鍋15分鐘制成。
原料:
雞肉、口蘑、牛奶、面粉、黃油、面包片、蔥、料酒、鹽
做法:
1.雞胸肉切小丁,焯水取出,浮沫撇凈,水留著做原湯,口蘑切薄片,焯水備用;
2.原湯中加入小蔥末,少量料酒;
3.準備面酪:平底鍋放入2塊黃油融化,取適量面粉倒入,面粉炒至金黃色,加入牛奶沒過,攪勻;
4.雞湯原湯倒入奶湯鍋,燒開后加入雞肉和口蘑,少量鹽,濃縮雞汁,開鍋取出,撒入黃油煎面包片。
原料:
雞、木瓜、鯽魚、蔥、姜
做法:
1.將雞處理后,焯水,大火10分鐘,開鍋之后再轉(zhuǎn)小火燉20分鐘;
2.處理鯽魚,將魚腹中的黑膜和魚鰓清除干凈,去腥味;
3.木瓜切塊,蔥切段;
4.焯好水的雞撈出,放入砂鍋中煲湯;
5.平底鍋起油,將處理好的鯽魚煎一下;
6.蔥姜熗鍋,去除腥味,并舀入煲好的雞湯,再將鯽魚入鍋;
7.鯽魚湯煲10分鐘,將木瓜塊放進去,煲好后放些許鹽,出鍋。
【鮮美雞湯燉制秘訣】
1.活雞凍吃——活雞宰殺后先冷凍3個小時進行排酸
2.燉雞湯前,要先飛水,去除血污異味,但要冷水下鍋
3.燉雞湯前先不要放鹽,在燉好后前10分鐘放鹽最好
原料:
豬腳、蓮藕、姜、白酒
做法:
1.豬腳和豬骨斬件,放進鍋里,加入沒過材料的水,放姜片、白酒,煮開后撈出;
2.蓮藕削皮切滾刀,生姜切片,豬腳和豬骨清洗干凈;
3.全部材料放進鍋里,加入10碗清水,大火煮開后繼續(xù)煮10分鐘,轉(zhuǎn)小火煲2個小時即可,放鹽調(diào)味。
原料:
排骨、冬瓜、蔥、姜
做法:
1、蔥、姜切片,冬瓜切片;
2.排骨洗凈,過開水焯一下,沖凈浮沫;
3.砂鍋裝冷水,將排骨倒入,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煲1個小時左右(期間不要加水),將冬瓜放入一起煲制15分鐘,砂鍋里加鹽,撒蔥花,即可出鍋。
原料:
銀耳、紅棗、桂圓、冰糖
做法:
1.銀耳用清水泡發(fā),剪去蒂部,撕碎成小朵;
2.紅棗和桂圓用清水泡發(fā)后,洗凈瀝干;
3.將桂圓、紅棗、銀耳倒入高壓鍋中,加入清水,倒入冰糖;
4.蓋上鍋蓋,大火燒上汽后改小火,壓20~25分鐘即可。
原料:
老鴨、北沙參、玉竹、姜
做法:
1.老鴨剁好,洗凈后冷水下鍋焯水;
2.砂鍋一次加夠水,放入焯過水的鴨塊兒和姜片,蓋上蓋子;
3.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慢燉1小時后加入洗凈的沙參和玉竹;
4.再繼續(xù)燉1小時,食用前加鹽即可。
【煲湯獨家心得】
用料越簡單越好,越是平常的食材越能做出可口的湯來,關鍵在于搭配。
煲好后,主要喝湯水,里面的肉和藥材其實可吃可不吃。如果想吃的話,可以用生抽和香油調(diào)一下味。
煲湯時水是很重要的,水一定要一次性加足量,過程中就不要再加水了。
【煲湯食材推薦】
要保持秋暢應以“清”補為主,下面介紹幾種時令食材。
百合 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
山藥 其特點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
藕 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熟食宜壯老”的說法。
栗子 栗肉含有蛋白質(zhì)10%、淀粉70%左右,還含豐富的多種微量元素及礦物質(zhì),有健脾養(yǎng)胃、補腎壯骨的作用。
紅棗 秋食紅棗,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如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蜂蜜 清熱解毒,養(yǎng)氣潤肺。傳統(tǒng)養(yǎng)生認為蜂蜜能潤臟腑、通三焦、調(diào)脾胃,它幫助你在干燥的季節(jié)里保持水潤。
此外,秋季還適合食用梨、荸薺、海蟄、胡蘿卜、薺菜、平菇、海帶、番茄、兔肉,進補則適宜用黃芪、人參、沙參、枸杞、何首烏等。
微信號:CFOODTV
中華美食頻道,您好吃、好看、好用的生活大管家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