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_百度百科
----------------------------------------------------- 宥是一個(gè)漢字,讀作yòu,上下結(jié)構(gòu),部首為宀?;咀至x為寬容,饒恕,原諒:宥罪,宥恕,原宥,寬宥,尚希見宥。
詳細(xì)釋義
宥〈動(dòng)〉
(形聲。從宀( mián),有聲。“宀”表示房屋。本義:廣廈容人曰宥)
1.寬仁;寬待
宥,寬也?!?a target="_blank" >說文》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a target="_blank" >莊子·在宥》
又當(dāng)定陵鎮(zhèn)靜,以道法宥天下?!?黃道周《節(jié)寰袁公(袁可立)傳》
又如:宥世(以寬仁之政治理國家);宥德(寬仁之德)。
2.寬恕
天尊豈可違天擅殺,望天尊暫宥?!稐冭婚e評——明珠緣》
中間馳至九天,以告上帝。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譴責(zé),因而獲免。——唐· 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宥免(宥恕,宥赦,宥過。寬恕別人的過錯(cuò));宥愆(寬恕罪過)
3.赦免。
宥,赦也?!?a target="_blank" >廣雅》
流宥五刑?!队輹?。馬注:“寬也?!?/b>
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暫居里?!?a target="_blank" >封神演義》
君子以赦過宥罪。——《易·解》。孔穎達(dá)疏:“宥謂寬宥,罪謂故犯,過輕則赦,罪重則宥,皆解緩之義也?!?/b>
三國同患相恤。后有軍事,各出兵車為助。如背此言,神明不宥?!?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又如:宥善(赦免善良的人);宥罪(赦免罪過);宥釋(赦免釋放)
4.在古代還有別宥一詞
(1)指區(qū)分,甄別?!?a target="_blank" >莊子·天下》:“接萬物以別宥為始。” 成玄英 疏:“宥,區(qū)域也……區(qū)別萬有,用斯為本也。”
(2)指破除成見。《呂氏春秋·去宥》:“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晝?yōu)榛?,以白為黑,以堯?yàn)殍睿吨疄閿∫啻笠?。亡國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凡人必別宥,然后知。別宥則能全其天矣。” 陳奇猷 校釋引 畢沅 曰:“疑宥與囿同,謂有所拘礙而識(shí)不廣也。” ------------------------------------------------------------------------
古文通假
1.<動(dòng)> 通“侑”。勸人飲食。
《周禮·春官·大司樂》:“王大食,三~,皆令奏鐘鼓。”
2.<名> 通“右”。右邊。
《荀子·宥坐》:“~坐之器。”(宥坐:放在座位右邊。)
3.<形> 通“囿”。局限。
《呂氏春秋·去宥》:“夫人有所~者,固以晝?yōu)榛?,以白為黑?!?/div>---------------------------------------------------------------------------------
詞性變化
〈形〉
宏深;深邃
夙夜基命宥密。——《詩·周頌·昊天有成命》
又如:宥地(機(jī)要之地);宥密(深密;機(jī)密);宥弼(形容職司機(jī)密、重要)
---------------------------------------------------------------------------
========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