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功成不居,才是大德?
弟子做了不少善事,偶爾沒有得到相應的回應,心有不甘,覺得自己這樣無私的對別人,憑什么還會遇到那么多不知感恩的的人! 先生跟他道:“《易經(jīng)·系辭》中,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為善而不知善,有功而不居,人們在你的福澤下卻不知道福澤是你給的,這才是你的真善真德。你的德只跟你的道有關(guān),你走你的道,從你的心,自然有你的得,即你的德。你不敦于反己,卻偏要去在意你真性發(fā)出來后的效用,光景,自然就是'失道而后德’。我們的德,良知,本質(zhì)上都是對自己的,從不是對外在的。你盡了你的心,志了你的道,篤行了你的道,落實了你的道,這就是你的生命價值體現(xiàn),你自能有德潤身,自然'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自然反身而誠,樂莫大哉!跟外界和別人有何關(guān)系!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修得真善,立起真德信,你就會以性制情,真性不息的以良知丈量一切,而不是執(zhí)著在隱形的私欲以及事相中。為什么那些真正偉大的人,能做到'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就只是因為他一直活在本性的澄明,實落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中?!?/spa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