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注釋
(1)周公,是魯國始封之祖,這里代指魯國國君。
(2)聚,《說文》:“聚,會也?!奔慈丝跁?。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鎮(zhèn),北方曰集皆是。形聲。小篆,下面是三個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聲符。本義是村落。本章指積蓄,累積。
(3)斂,《爾雅·釋名》:“衣尸棺曰斂。”《說文》:“斂,收也?!奔词占膶ο笫俏?,常是財物。形聲。從攴( pū),僉( qiān)。本義是收集,聚集。
(4)附,《說文》:“附??,小土山也。《春秋傳》曰:‘附??無松栢。’”即附婁,小土山。《春秋傳》有詩句說:“小土山上沒有松栢之類的參天大樹?!毙温暋母?,付聲。從“阜”(fù),表示與地形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guān)。(bù)本義是小土丘?!墩f文》:“附婁,小土山也?!北菊轮冈鲆?。
(5)益,《說文》:“益,饒也。”即富饒有盈余。(會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從皿,從水。“水”已隸變。本義:“溢”的本字。水漫出。本章指擴大、增加。
(6)徒,《說文》:“徒,步行也?!毙温?。從辵( chuò),土聲。本義是步行。本章指門徒,弟子。
(7)鳴,《說文》:“鳴,鳥聲也?!奔带B的叫聲。會意。從口,從鳥。本義是鳥叫。本章取“泛指發(fā)聲”之意,意思是喊叫著。
(8)鼓,《爾雅·釋名·釋樂器》:“鼓,廓也。張皮以冒之,其中空也。”《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奔磿?。甲骨文字形,左邊是鼓的本字,右邊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擊鼓。本義是鼓,一種打擊樂器。本章指擊鼓。
譯文
解讀
本章的絕妙之處,就在“可也”??鬃訍弁街?,孔子恨徒之意,全在這一個“可”字的表達之中。讀《論語》講究微言大義,若疏忽一個關(guān)鍵的字,那么這一章的精髓也就不能夠獲得了。人是有愛憎的,愛與憎正如上一章的“過猶不及”,適可而止,把握在最好處。如果你有親人傷害了你,如果你有朋友背叛了你,你能做到一個“可”字?!墩撜Z》的記述,不僅僅是記錄一段歷史,一個故事,更重要的是傳遞一種態(tài)度,一個觀點,甚至一種情感??桌戏蜃拥摹翱梢病?,我們可細細品味的。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解讀《論語》,你不能不看字面意思 ,因為在先秦時期每一個字都有特定的含義;你也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因為《論語》講究微言大義,你還要結(jié)合歷史來說話,才能夠弄明白。就“季氏富于周公”這一句,字面的意思是:季氏比周公還富有。這個周公是誰?后人有理解為周天子周圍做卿士的人。如果是指開創(chuàng)魯國基業(yè)的周公,季氏的財富又如何和周公比較呢?說這話的緣由,是因為冉求幫助季氏搜刮民財,這是一個比喻的話。也就是說,季氏比周公還富有,冉求竟然還幫助季氏搜刮民財。所以這里有關(guān)“富”的比較并非具體所指,而是指魯國國君。季氏,就是指的權(quán)臣季氏。周公呢?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fā)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并制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周成王東征滅掉了伙同武庚叛亂的奄國,分封周公長子伯禽于奄國故土,建立魯國,國都為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東省南部。魯國先后傳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歷時800年左右。周公是季氏的祖先,也是魯國國君的祖先。所以我們要回顧這段歷史。周天子當(dāng)初封諸侯,諸侯有諸侯的制度與天子不同,只有魯國特別,就是因為周公。周成王年幼時周公輔政,成王為報恩,周公死后,成王賜以天子之祭禮。所以魯國是不同于其他諸侯國的,魯國的國君也享受著與周天子一樣的八佾之禮。到魯昭公時出了孟仲季三家,都是周公的后人,就是三桓。從前國君的繼承人因為是長子,三家權(quán)臣都比魯昭公年齡大,于是將朝廷霸占起來,魯君只是個空架子。這里說的季氏比周公還富有,實際上是說季氏成為魯國超過魯君最富有的。
各位君子,“天山國學(xué)苑”公眾微信平臺,“集百家之說,近一家之言”,每日一句《論語》解讀,告訴你被誤解的《論語》背后。
“天山國學(xué)苑”公眾微信號:tsh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