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近些年來備受爭議,那就是他到底是忠臣良將還是奸佞小人,其中擅自矯詔斬殺毛文龍就是很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毛文龍到底該不該被殺,袁崇煥又是處于什么原因一定要殺他呢?
之前看過一個報道,毛文龍與后金多次私下談判,打算割裂皮島向后金投靠。只是在今后稱臣還是仿照朝鮮上,和后金沒有談妥。毛文龍這些勾結(jié)后金的書信證據(jù),民國年間終于被公開,這些書信(一共7封)都被清廷收藏在《滿文老檔》里面,是給宮廷私下收藏的,不是對外的。等到清朝覆滅了,這些書信才見了天日。
不過,這些事情顯然袁崇煥不知道,或者沒有足夠的證據(jù),看他誅殺毛文龍的十二罪就看的出來,對于毛文龍私通后金,一個字都沒提!那么毛文龍到底有沒有投降后金的心思,沒人知道。
其實,亂世用人用才不重德,袁的書生意氣害了自己誤了國家,袁崇煥也是不懂軍事,他干了三件樣后金感激不盡的事。一是賣糧資敵,給后金喘口之氣,二是殺了毛人龍,去了后金的心腹之患;三是坐視后金侵吞朝鮮,壯大的后金的力量,尤其是解決了糧食物資的基地,三件事,之后后天就開始正式入侵內(nèi)陸,兵臨城下。這也是崇禎皇帝必殺袁崇煥的原因。
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只是慘了點,不過,崇禎把他關(guān)押了半年審理清楚才殺他的。還有就是袁能力有限,有人才把他起名袁大炮,寧遠大捷就是夸大其詞,其實斬首后金只區(qū)區(qū)百人而已。
毛文龍死后東江鎮(zhèn)人心就散了啊,而且毛文龍手下那些人,除了毛文龍誰也管不了,毛文龍一死根本找不出一個可以服眾的人來接班,結(jié)果就是剩下的人整天搞內(nèi)訌,東江鎮(zhèn)名存實亡了,根本沒有能力來牽制后金
耿精忠,尚可喜這些漢人王就是在毛死后投奔清朝的,可以說清朝第一支有戰(zhàn)斗力的漢人軍隊就來自皮島。后金的漢姓王,也大多是皮島出身,能力很強的,皮島沒了,毛死了,哪個還有進取心。
不可否認的是,毛文龍沒得朝廷一兵一卒,軍餉更是自己籌,崇禎傾天下之力給袁建造了一條“馬其諾防線”,袁寸土未復,殺良冒功和吃空餉是明朝所有邊將都在做的,毛文龍駐扎皮島,在滿清的后方,糧餉供應(yīng)本來就有問題,何況作為明軍,層層扒皮,報二十萬,拿到手的有多少都難說,說吃空餉都沒有明確的罪證,所以袁崇煥殺毛文龍真的很詭異,要是按這個邏輯,明朝邊將都殺完了。當然,毛文龍的確有擁兵自重,占山為王的潛質(zhì)。
總的來說,袁祟煥和毛文龍的對立,是讀書人和地痞的對立,袁祟煥有忠心,但他剛愎自用,不考慮殺毛文龍的后果,要在和平時期殺了無礙,但逢此亂世,痞子也有用武之地,經(jīng)常給皇太極搞點動作,搞得皇太極像大刀殺蚊子,一點辦法也沒。袁殺了毛文龍,估計皇太極半夜都會笑醒。至于殺不殺毛文龍,大明會不會完,天知道。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