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德國漢學(xué)家布威勒博士(Werner Burger)編著《清錢編年譜》(《Ch’ing Cash until 1735》)
一書中除了收錄有粵爐臣熙宋體套子“南、福、漳”三種的拓片。
我收集到的有“廣”和“漳”兩種,其中,廣跟粵爐的咸豐套子類似的剪邊刻花,從輪上的合范線判斷,刻花是直接鑄造出來的,而不是鑄造出完整的錢然后后加工,跟粵爐咸豐通寶滿寶漢字刻花系列的制作工藝是一樣的。粵爐宋體臣熙康熙通寶應(yīng)該分為刻花和不刻花兩個(gè)系列。從咸豐刻花系列的鑄造工藝推斷,康熙刻花系列也是拿不刻花系列的刻花后,再翻鑄而來。
張偉《康熙錢幣圖譜通考》一書收錄了宋體臣熙“南、廣、漳”五枚的彩圖,南和廣版式上還有變化。康熙通寶滿漢字套子理論上“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tái)、桂、陜、云、漳”20字一套,常見的就那么幾個(gè)背字,有些品種可能當(dāng)年鑄造的很少,現(xiàn)在很難收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