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的歷史博物館,有著對歷史不同的解讀。他們有的像江河呼嘯,嘯出一段金戈鐵馬的蕩氣回腸;有的像枕邊耳語,絲絲縷縷訴說盡人世滄桑;更有的像夢里呢喃,在褪盡鉛華的片段里,給你留下無盡的想象。
金沙,跟他們都不一樣。
從規(guī)模上來講,金沙博物館的規(guī)模要比三星堆少很多,這也可以理解,三星堆在荒郊野外,當?shù)貫榱舜龠M旅游專門修的旅游公路直的都有些枯燥。而金沙正處在成都市中,周圍都是終日喧囂的生活區(qū)。也正因為如此,金沙博物館,少了點歷史博物館應有的厚重。反而,無論是地理位置、建筑造型、展館主題,都表現(xiàn)出了一種融通天地,接連古今的胸襟胸懷。
小編在近日來到金沙遺址博物館,親身帶領(lǐng)大家領(lǐng)略古蜀文化的魅力。
“四鳥繞日金飾”
四川金沙遺址博物館中,幾乎到處可見太陽神鳥圖案。因為太陽神鳥不僅是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還是我國九大“鎮(zhèn)國之寶”之一。國家文物局2005年8月15日第15次局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正式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金飾圖案作為中國文化遺產(chǎn)標志。
玉鐲和綠松石珠
玉鉞
有領(lǐng)玉璧
有領(lǐng)玉璧
銅人形器
銅面具
金冠帶
鏤空喇叭形金器
石雕坐人像
玉龍
玉鉞
金面具
這是目前中國發(fā)現(xiàn)的同時期形體較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金面具,可能是附著在青銅或木質(zhì)人頭像上使用。金面具的出土反映了古蜀文明發(fā)達的巫術(shù)、宗教文化,同時也展現(xiàn)了古蜀先民對黃金制品的崇拜。
嵌勾連云紋銅方壺
鏤空有柄銅箕、銅炭耙
提鏈三足銅盆
新月形墨玉眼蓋、八棱墨玉鼻塞、青玉耳瑱、
舌型青玉器、玉手指蓋
十五連盞銅燈(復制品)
銅立人
金沙青銅立人像,2001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村的古蜀國遺址,距今已經(jīng)有3000多年的歷史,高度只有19厘米,重641克。金沙青銅立人像身材修長,臉形瘦削,眉弓凸起,橢圓形的眼瞼深陷,大眼圓睜,耳朵較大,耳垂處有細小的穿孔。它頭上戴環(huán)形帽圈,帽圈上的13道弧形芒狀飾物猶如太陽的光芒。金沙青銅立人像腦后垂有發(fā)辮,腰間斜插一柄短杖。雖然這尊金沙青銅立人像在地下埋了3000多年,表面銹跡斑斑,但仍然保存完好。金沙青銅立人像也是金沙遺址出土的工藝最好,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件青銅器,如今它珍藏在金沙遺址博物館。
絡繩竊曲紋銅壺
金銀狗項圈
金鐏銅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