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無所畏懼的人可能都不敢拿死人開涮。
何況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主張死者為大,也就是平時結(jié)多大仇梁子,一旦對手死去也都基本能寬恕。
因此人死之前也較比配合,往往其言也善。
對于至親長者,先人們更是發(fā)明了一個叫清明的節(jié)日,供后人寄托哀思。
按照慣例,不管平時孝不孝順,后代應在這個日子當墓前表示下對父輩祖上的悲傷緬懷之情,讓其靈魂得到安息。
也就是說,這是個相當嚴肅的節(jié)日,不容褻瀆。
然而,還是有人從中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商機。媒體披露,在天津等地最近竟出現(xiàn)了“代客掃墓”公司。還打出這樣的廣告:“他鄉(xiāng)游子盡孝心,我來幫你還心愿。燒香叩頭加誠心,平安吉祥永安心。”:
普通貢品收費50元人民幣,一束鮮花收費100元,痛哭10分鐘要價300元,若去外地祭掃則需加收“交通費”。整場祭拜活動價位在300元到3000元不等。
費用不低但據(jù)說生意不錯。
表面看,這項生意很人道——親兒子不能來盡孝,花些錢就能雇個干兒子替你到墳前清掃墓地、敬香燭、獻花、讀悼詞,如果多花些銀子,還能提供“磕頭”、“痛哭”等服務。公司很講誠信:祭拜結(jié)束后,他們還會通過電子郵件郵寄掃墓照片或視頻。
假如九泉之下的親人生前含辛茹苦,意外死后榮升干爹,估計會受驚不小。加上往年出現(xiàn)的在親人墳前燒張柏芝的照片,試圖給受窮老子找二奶,并燒掉紙糊的勞斯萊斯使其在陰間過富一代的癮,都是對逝者極大的不恭。按常理,他們只是盼著與親人進行一次超時空的親情對話,結(jié)果卻等來了一個素昧平生的人來此為錢干嚎,或自己根本養(yǎng)不起的闊太太。
在一個被功利綁架的年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些“代客掃墓”者窮得只剩下銀子了,能在清明節(jié)為自己最親近的人破費也算難得。遺憾的是,陰間用冥幣,不是美元和人民幣。更重要的是,親人需要的是真情常駐心間的牽掛——這個必須有,但往往真沒有。
這也是一個被他人綁架的時代。這些“代客掃墓”者生前不能或不愿盡孝,為了PK掉別人獲得成功竭盡全力,親人死后也要在其墳前通過多花銀子掙足面子,墳場往往變成自己斗富講排場的道場。
古人講:父母在,不遠游?,F(xiàn)在卻是父母不在,仍在漂泊。時代不同了,競爭激烈,壓力大,有時清明都需要頑強拼搏,的確祭奠不了親人,那也犯不著找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跑自家墳前驚擾自己先人——不怕將其氣活過來?
其實,現(xiàn)代人過清明,更應重視其內(nèi)涵,僅僅拘泥于形式,最后變成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秀,無疑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民俗的誤讀。不能來,將哀思寄托于心間,真誠地緬懷,想必地下至親也能諒解——這些人是愛你的。
真的,世間好多事是不能讓人替的——比如吃飯、睡覺、娶媳婦,對親情的表達。
再說了,死后舍得花這么多錢讓別人大賺一筆,平時為何不能好好善待身邊健在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