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國家有國史,小到城市甚至縣城有地方志。家譜也是記錄一個家族繁衍的歷史。而祠堂就如同家一樣,是凝聚家族成員的一個象征。
祠堂其實并沒有遠去。在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一直存在,而且一些村子富裕起來,祠堂也建得更漂亮。
在一些保存比較好的古村落,小小的村子就有好幾座甚至超過十座之多。因為在當?shù)胤毖苌⒌臅r間比較久遠,除了開宗的祠堂,還有自己家族的祠堂。這些祠堂有的也是經(jīng)過那個年代,被村民保留下來的,也有不少現(xiàn)在被列入當?shù)匚奈锉Wo。比如廣州的黃埔古港,就有一條街好像就叫祠堂街。
去到這些古村落,最精美的建筑常常就是祠堂。除了列入保護的古建筑,現(xiàn)在的祠堂已經(jīng)不是過去那樣,僅僅是家族祭祀、議事的場所,變身為當?shù)卮迕裥蓍e聚會的地方,有些還兼有老年活動中心的用途。有這樣的一個交流的場所,就不至于象城市那樣鄰里之間都無交流。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家族觀念開始淡漠,但隨著年齡增長,覺得就會慢慢回歸傳統(tǒng)。當有一天想要尋根的時候,家譜就是最好的可回溯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