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傍晚乘三體船出海觀落日,浮潛看魔鬼魚。船上大約有30人,在岸上換好潛水服,順序登船。這時驚心動魄的一幕發(fā)生了 – 我在從包里掏東西的時候不慎把車鑰匙掉在甲板上,又順著縫隙滑到下面看不到了。還好沒有聽到掉入水中的噗通聲,急忙請船員幫忙,一個船員跳到海里游到船底查看,還好有船體間的網接著,順利取回,再次有驚無險! 話說這次行程的驚險還真不少!
三體船開出海灣不遠就停下,就在喜來登酒店的外側,從船上可以遠遠看到酒店餐廳里就餐的人。船在拋錨的時候船員介紹說,為了保護珊瑚礁,船不能用自己的錨,而是要連接到固定好的錨點。這是由一對熱愛潛水的年輕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努力推廣,并得到政府支持的項目。原先船只在近海停泊時直接拋下船錨,而風浪會使船錨移動,對珊瑚礁有極大的損害。解決辦法是在海底的礁石上鉆孔,裝入名為“夏威夷之眼”的固定環(huán),所有在這一近海區(qū)域停泊的船只都要固定到“夏威夷之眼”上。而這一措施十分有效,科納附近海域的珊瑚礁狀態(tài)良好。
停好船后,船員把幾個架子扔到水里,架子浮在水面上,周圍有一圈欄桿可以抓住。架子下面排列著藍色的LED燈,把海水照得幽藍妖艷。藍色的燈光會吸引很多浮游生物,而魔鬼魚就是以這些浮游生物為食。魔鬼魚會從海底游向水面,張著大嘴讓富含浮游生物的海水流入,再從鰓把水濾出。
大家排著隊跳入水中,游到架子邊抓住,好像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串在一起把頭低在水里緊張的盯著水下,等著魔鬼魚的出現。海水被藍光照亮,能看到水里有眾多微小的生物。有不少長得象箭一樣的小魚圍著燈游來游去,還時不時到我的潛水鏡前面晃晃,可仍然沒有魔鬼魚的影子。
身上越來越冷,我?guī)缀跻詾榻裉炜床坏搅?。忽然一個黑影從旁邊飄過,凝神細看,是一條巨大的魔鬼魚。黑色的身體,頭部兩側卻是白色,雙體船一般的兩個頭鰭也是白色,寬闊的胸鰭象翅膀一般緩緩上下擺動,整個看上去象個披著斗篷的騎士。 另一條全身黑色的魔鬼魚也從一旁游來,在周圍轉了轉就游走了。據說幸運的時候,這個地點有四五條魔鬼魚上下翻飛,甚至游到人們極近處才翻身游開。雖然我們沒能看到那樣的盛景,能夠在海上近距離的看到魔鬼魚還是很不錯的體驗。
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去浮潛看海豚。天氣晴朗,能見度很高。乘快艇沿著西海岸向北行駛了大約40分鐘,已經能看到一些海豚在水面游動,時不時露出背鰭。導游說這時候海豚剛吃過早飯,正沿著海岸慢慢游來游去的消食呢。
遠遠的觀察著海豚游動的方向,船長把船繞到海豚群的前方,關上引擎,讓我們趕緊下水。跳入水中,馬上能聽到海豚那尖銳的吱吱咯咯的叫聲,長長的鼻子,流線型壯碩的身體,挺立的背鰭,輕松的擺動一下尾鰭便從我們身邊快速地游過。一群過去,又是一群??吹饺送耆粫ε?,反而有一兩條好奇的游過來打招呼。海豚的狀態(tài)很放松,有兩條還貼在一起卿卿我我,一條小海豚在我們附近拉粑粑 – 看來是剛吃完早飯!等海豚群游過去了,我們返回船上,船長再把船開到海豚群的前面,我們再次下水等著海豚自己送上門來。
我們正和海豚玩得不亦樂乎,船長忽然把我們都叫回來,開船飛奔向另一個方向 - 原來是看到了座頭鯨。一頭母鯨魚帶著自己的孩子,另外一頭公的想方設法驅趕小鯨魚,想泡母鯨魚。三頭鯨魚此起彼伏的把背脊拱出水面,響亮的噴出水花,時不時把尾巴甩出水面。因為安全的原因我們不能下水和鯨魚近距離接觸,但是通過水下攝影我們看到鯨魚巨大的身體,露出水面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只有親眼見到才能相信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能大到什么程度。
兩天的浮潛都很棒,我們感覺看海豚更有意思,因為與魔鬼魚的互動比較少。但聽后來去的朋友說,她們正好相反,看到了超多的魔鬼魚,還幾乎被貼臉,而海豚則遠遠的不怎么理她們。這也正是看野生動物的項目特點,旅行社不能保證你去的時候能看到想看的動物,畢竟它們是野生的,沒有按劇本演出的習慣。這兩個項目中如果游客沒有看到魔鬼魚或是海豚,有的旅行社會提供免費或者半價安排第二次體驗,這在預訂的時候應該提前問清楚。
快艇回到碼頭,我們剛剛上岸,忽然發(fā)現兩只海龜在碼頭附近??康挠未車霈F。可能是為了躲避海上游弋的鯊魚,可碼頭來來往往的船只可能是更大的威脅。聽導游說他的朋友還曾經在碼頭的水里看到過虎鯊,看來海龜的日子也不太容易啊。
離開科納返回希洛,本來想沿著西海岸往南,繞大島的南側,順便去看看科納咖啡種植園。但是一方面距離比較遠,另一方面前一天路過的茂納凱亞火山只是遠遠看了看,還沒有上去過,所以決定還是東西橫穿大島,中間在茂納凱亞火山停一下。
其實科納咖啡鼎鼎大名,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咖啡之一??萍{咖啡種植在胡阿拉萊火山和茂納洛亞火山的山坡上,富含礦物質的火山土壤與獨特的氣候,為科納咖啡提供了優(yōu)質的生長環(huán)境。喜歡咖啡的朋友可以去科納咖啡園看看咖啡樹和咖啡的制作過程。
離開科納不遠,周圍的景物又一次迅速變化,輕松愉快的熱帶鮮花變成了布滿山坡的長草。拐上前往山頂的公路,周圍更加荒蕪。來到半山腰的游客中心,才知道上到山頂需要開四驅車,我們的兩驅小車完全無法勝任。
就在我們看地圖的時候,上山的盤山公路逐漸被云霧籠罩,高處的山頂,遠處的房屋,甚至近處的道路,都隱入霧中。周圍沒有鳥蟲鳴叫,只有鞋底踩著地面的沙沙聲,和自己的呼吸聲。我的腦子里開始轉悠史蒂芬金的小說《迷霧》里的場景,而路邊張牙舞爪的枯樹,更是增添了恐怖的具象。急忙上車下山,直到離開了濃霧籠罩的區(qū)域才放下心來。甚至路邊驚心動魄的火山熔巖痕跡也讓我們稍感安慰。
腳下的熔巖是從茂納洛亞火山流下的。茂納洛亞火山是活火山,現在的希洛就是建筑在茂納洛亞火山19世紀晚期大噴發(fā)流出的熔巖之上。最近一次噴發(fā)在1984年,我們所站的地方應該就是那次噴發(fā)后留下的巖漿痕跡。灰黑色的熔巖扭曲著擠在一起,巨大的裂縫出現在板結的地表,已經幾十年了,依然只有些地衣苔蘚能夠生長在這里。
據說茂納洛亞火山是世界最大的火山,體積有7萬5千立方公里。但高度比旁邊的茂納凱亞火山低38米。茂納凱亞火山是個休眠火山,最近一次噴發(fā)是在4000-6000年前。由于山體的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所以雖然海拔高度只有4207米,但山體整個高度有10200米,是全世界最高的山。
火山是去大島游玩的重頭戲,一個島上就有五個火山。在大島東南部的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囊括了世界最大的活火山茂納洛亞火山和最活躍的火山之一基拉韋厄火山。在國家公園里可以看到兩個火山的多個噴發(fā)口,在過去不同的時期噴發(fā)所留下的痕跡。
2018年5月到8月基拉韋厄火山曾經大規(guī)模噴發(fā),原來的火山口突然塌陷,在火山范圍內出現多個噴口,有的甚至就裂開在公路上,巖漿從地下涌出,形成紅熱的巖漿河流向大海,摧毀所經過的一切,最后填入大海,冒出滾滾的濃煙。這次噴發(fā)大幅度地改變了地區(qū)的地貌,摧毀了700棟民房,2千人撤離,而巖漿填海形成了新的3.5平方公里的陸地。地球的小小一點動作,就把大地和環(huán)境改了模樣。
這次噴發(fā)很大的影響了火山國家公園,公園內著名的湯瑪斯賈格博物館永久的關閉了,大量的步道也關閉或改道。因此在去國家公園之前一定要在公園網站(https://www.nps.gov/havo/index.htm)上確認開放的公路和步道更新。
曾經在國家公園里能夠看到紅熱的熔巖慢慢地在地面流淌,但現在經過一次大規(guī)模噴發(fā),裸露在地表的流動熔巖已經看不到了,留下的只有凝固的黑色巖石。
推薦幾個火山國家公園的必游之地:
基拉韋厄火山訪客中心 (9點-17點開放)訪客中心內有關于火山成因和活動的展覽,還有2018年火山噴發(fā)的詳細解說和視頻。同時在去往公園其它地點前務必在訪客中心了解開放和關閉的情況。
火山口之鏈公路(Chain of Craters Road)從基拉韋厄火山訪客中心出發(fā),沿著火山口之鏈公路開車向南約30公里,直到海邊。這一路會經過不同時期產生的大大小小的火山口和巖漿痕跡,有凝固了巖漿流入大海的壯觀場景,還有火山巖與海浪共同作用形成的奇妙拱門。
環(huán)火山口公路(Crater Rim Drive)是另一條景觀公路。它沿著基拉韋厄火山的火山口環(huán)行,經過一些有趣的景點。比如放出大量蒸汽的蒸汽口(Steam Vent),巖石上沾滿黃色硫磺,空氣中有臭雞蛋味的硫磺山(Sulphur Banks),以及基拉韋厄伊奇觀景臺(Kīlauea Iki Overlook)。
熔巖洞(Thurston Lava Tube)在基拉韋厄伊奇觀景臺附近的叢林中,有個奇妙的熔巖洞?;鹕絿姲l(fā)時,炙熱的巖漿流向低處,表面的巖漿冷卻凝固,但地下卻形成了巖漿河。在噴發(fā)結束或巖漿中斷了后續(xù)供應時,地表下的巖漿河就形成了空洞。在大島有很多這樣的熔巖洞。
在火山國家公園附近,還有一個越來越出名的小沙灘帕帕寇雷阿(Papakolea Beach),由于形成沙灘的火山噴發(fā)物中含有綠水晶,所以整個沙灘呈現出獨特的綠色。因此大家都簡單地稱它為綠沙灘。
綠沙灘不容易前往 – 先要開車到美國的最南端(美國的天涯海角),再徒步單程2.8英里才能抵達。徒步道路雖然并不難走,但是會很熱,所以最好早晨前往。
普納盧烏(Punalu'u)黑沙灘離火山國家公園更近,這個沙灘除了黑色的火山巖沙灘和點綴在周圍的棕櫚樹,最有名的就是棲息在此的海龜們。在海灘上有幾個潮汐形成的小湖泊,海龜在安靜的水中游動,有幾只還爬到岸上,趴在黑沙上休息。時不時還扒拉幾下身邊的沙子,把身體埋在里面。
在這個海灣有時還能看到海豚和座頭鯨,夏威夷海豹也時常造訪。在黑沙灘找個樹蔭野餐,吹吹海風,看看海龜,無比愜意。
在大島生活是無法避開火山的,火山石、黑沙灘、熔巖,還有可能隨時爆發(fā)的活火山。而大島的居民早已學會與火山共存,由于夏威夷的火山一般不會爆發(fā),而是會涌出巖漿,所以大島人看起來都很淡定?;鹕絿娏伺芫褪橇?,甚至有的人還邊看火山噴邊打高爾夫球。熔巖侵入了垃圾站?沒事,先倒了垃圾再說,還要先分好類。也許正是因為天天和火山生活在一起,大島的居民才形成這么自然隨意的性格。
大島是夏威夷群島中最大的一個,但并不是最熱門的。而只有去過了大島,才能真正體驗夏威夷的多樣性,真正認識夏威夷群島的誕生和成長,真正了解光鮮亮麗的夏威夷背后的生活和故事。
————————————————————————————————————
歡迎在留言區(qū)留下您的旅行收獲和行程建議。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或者我提供的建議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網址,關注公眾號(自由行世界),更歡迎打賞!您的認可是我繼續(xù)寫作的動力。
(本文部分照片來自網絡, 本人無意侵犯版權 ,如有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