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講“氣不足則胖”。氣不足,就是氣虛。氣虛會引起肥胖,除了痰濕中的脾胃氣虛,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腎氣虛。腎為先天之本,腎氣虛,會使人體元氣虛弱,臟腑功能低下,生理消化、排泄等遇到障礙,體內(nèi)物質(zhì)堆積,從而肥胖。
對于腎氣虛肥胖的人而言,要減肥,當(dāng)然就要補氣。與其借助藥物治療,不妨試試食補方法
最簡單有效的一種補氣方法就是黃芪泡水:
去附近的中藥店買點生黃芪回家,每次用20~30克黃芪泡水代茶飲,20天為一療程。一般一療程即可見效。
存在氣虛問題的人群面色一般都較為蒼白,看上去沒有光澤,同時存在動輒自汗、氣喘等癥狀表現(xiàn)。
身體健康的人一般爬個七八層樓梯都沒有太大的反映,頂多有點喘氣。但氣虛的人卻不一定,可能才爬兩三層樓就開始喘不過氣,還心跳得十分厲害。
氣虛患者會顯得少言懶語,在人群中顯得不愛吭聲,好像對任何事情都不是太感興趣的樣子。
氣虛的精神面貌會很差,整個人顯得很容易神疲乏力,比如他們要到街上走一圈,大家都沒覺得累,氣虛的人就覺得非常疲累,想要回家休息了。
存在氣虛問題的人都比較容易怕冷,在被冷風(fēng)吹了之后很容易感冒,特別是小孩子。所以氣虛的人群都要做好保暖工作,積極預(yù)防感冒。
首先,黃芪是補虛的,最適合氣虛脾濕的人,實證的人不能吃,如陰虛陽亢、有濕熱、有外感的人,都不能吃。
另外,從身體狀況而言,感冒、月經(jīng)期都不要吃黃芪。
從季節(jié)來說,春天最好不吃黃芪,秋冬尤其是冬至之后是吃黃芪最好的時候。
從時間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早上泡水喝,晚上最好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