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父母雖然是近親結(jié)婚,但父母年齡相差26歲。如果我們一定要給他的智商找根據(jù),不知道這一點算不算。來顯示一下白居易的智商:他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已經(jīng)能認(rèn)幾千字。家里人把字寫在墻上,然后讀出其中一個字,剛會走路的白居易馬上就用他那沾著口水的小手指給指出來。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口詠詩。九歲熟練掌握格律聲韻。十六歲在考場上寫命題作文《賦得古原草送別》,成就詩名。二十七歲一舉中第,他自夸“慈恩寺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意思是這屆他最年輕。三十五歲創(chuàng)作《長恨歌》。寫出這首千古愛情名篇時,他還是單身狗。02白居易是三十七歲高齡才結(jié)婚的,這在古代非常罕見。為什么結(jié)婚這么晚呢?這個鍋還真該扣到安史之亂的頭上。安史之亂猶如一把野蠻的劁刀,一刀下去,大唐的荷爾蒙一地雞毛,以前的雄渾壯麗轉(zhuǎn)身就是頹廢虛弱,從前的無限風(fēng)情已然是人心憔悴。李白、杜甫都飽受戰(zhàn)亂之苦國難之痛,白居易雖然沒經(jīng)歷那個時代,但時代后遺癥的疼痛卻是他與生俱來的。這個后遺癥就是藩鎮(zhèn)割據(jù)和頻繁的戰(zhàn)亂。白居易生于官宦之家,祖父父親也都是科第出身。雖然出生不錯,但小環(huán)境處處受制于大時代。為了躲避戰(zhàn)亂,四五歲的時候,父親就將他從家鄉(xiāng)新鄭送往符離生活求學(xué)。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往往就是他鬼使神差地愛上一件事,這件事讓他欲罷不能,不做不行。白居易對待讀書和寫詩就是這樣。多年后,他回憶自己少年時讀書的情景,他說,天天不停地誦讀和練寫,以至于口舌生瘡,兩肘磨出了鎧甲似的厚繭。看他這副樣子,媽媽心疼而滿意。但媽媽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樂學(xué)少年,卻意外遭遇了早戀。03在白居易一生的詩里,時常有一個女子的身影出現(xiàn),時而清晰,時而縹緲;清晰或者縹緲,她都那么美好。她的名字叫湘靈。符離,民居。少年白居易在窗前寂寞苦讀時,窗外一片春光。鳥鳴聲如新鮮欲滴的櫻桃,風(fēng)拂亂窗前梨花。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他一心只讀圣賢書。她出現(xiàn)了,她的美那么有力,將他的頭從圣賢書堆中拔出。她不經(jīng)意地一笑,軟軟的,軟得他心里地震,書堆倒塌。他向她望去,她身影已遠。柳絲垂,空氣甜。他開始貪戀窗外的好風(fēng)景,他時常向窗外張望。他們相識了,他們相愛了。一切都美好得像初戀該有的樣子。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這首詩,是初戀時他眼中的她,他告訴她:你是電,你是光, 你是唯一的神話。我只愛你 You are my super star。這似乎是一場秘密的戀愛,只有他們兩心相知。初戀時,他十九,她十六,金風(fēng)玉露,人間飽滿。他們秘密戀愛一直到他二十七歲。二十七歲,他去趕考。這是他們第一次別離。在孤單的路途上,在緊張的備考中,他苦苦地思念她。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jīng)高處即回頭。遙知別后西樓上,應(yīng)憑欄干獨自愁。我思念你的淚水在寒風(fēng)中結(jié)成了冰,路途上,每遇到高處,我就登高回頭遠望。我知道此刻你也在樓上遠望著我。遠在他鄉(xiāng),夜半醒來,再也睡不著,他點亮燈,不為讀書,只為有個影子相伴。心里把影子想象成她。原詩是這樣:“夜半衾裯冷,孤眠懶未能?;\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strong>這首詩,是不是可以感覺到白居易與湘靈已經(jīng)私訂終身?這對戀愛中的寶貝兒,美好的靈魂和肉體此刻都在云端。他倆相信“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他們浪漫地表白心跡:“愿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