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薦枕,黃釭亦升堂。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
晚涼無一事,步屟到西廂。
仲夏過后,便是小暑的來臨。
天空,上無纖云,下無微風,由里及外,處處彌漫著炎熱的氣息。
都說小暑是最難熬的時節(jié),我卻認為它不足畏懼。
涼席鋪展,竹林連蔭,飛鳥鳴囀,隱匿在樹林中。
雨滴飛落,打碎滿塘荷香。
待到夜晚,閑來無事,漫步至西廂,暑氣散盡,夏季呈現(xiàn)出醉人的本真。
小暑三候:
一候溫風至丨昨天還不算太熱,今日的風就有點兒燙。
二候蟋蟀居宇丨由于炎熱,蟋蟀逃離了田野,躲到庭院的墻角下避暑。
三候鷹始鷙丨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翱翔。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天氣是越來越熱了。
南方將進入雷暴雨季,而大雨過后,艷陽一照,地面熱氣升騰,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大蒸籠,故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
蓮花把自己的美發(fā)揮到了極致。
它們已顧不上矜持,向著太陽,盡情展示著自己的舞姿,或嫵媚妖嬈,或熱烈奔放。
蓮,出淤泥而不染,而潔凈的蓮,從不曾忘記哺育它的淤泥。
猜想你曾也有過這種體驗,如果不停地走來走去,想東想西,就會感到全身好像被火籠罩,熱得簡直無法忍受。
所以,當下之事,防暑納涼才是上上之選。
白居易詩:"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平心靜氣,可以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心靜則涼。
心靜,與身體的溫度無關,而與心靈的溫度有關。
安安靜靜地坐,一心一意地想,浮躁的心便冷卻下來。
心靜了,身也就感覺清涼了。
小暑,心靜自然涼。
心靜才會心寬,心寬謂之平常。
防暑納涼才能養(yǎng)出一點閑趣。
再從閑趣里,種出一絲清涼。
在炎熱的夏天,調整呼吸,使心神安靜,便不會感到天氣極其炎熱了。
放下重重心事,保持心思的寧靜,讓心輕松下來。
一靜百慧生,靜是通往智慧的門。
當心靜時,繁雜的問題會變得清晰。
當心靜時,方能叩開智慧的大門。
小暑,風動蓮生香,心靜自然涼。
心靜,才能養(yǎng)出一份從容不迫的溫潤。
小暑,不過是這盛夏里的中轉站,它提醒人們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去迎接極致炎熱的大暑。
文字由【齊物致美】原創(chuàng),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