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播說健康生活如品茶,倒七分為滿,留三分人情。
凡事太過,反而容易得不償失。
把握一個恰到好處的度,才能不被內(nèi)心所困,不被外物所累。
有一位身價過百億建筑商,有一天來到一所大學(xué)演講,有人問他從一萬元變成一百億元到底有何秘訣。
他笑著回答,因為我一直堅持少拿兩分。學(xué)生們聽得如墜云里霧里。
其實事業(yè)初期,他也不是如此順利。他在業(yè)內(nèi)以精明著稱,雖不乏商業(yè)頭腦,做事也成熟干練,但摸爬滾打許多年,事業(yè)不僅沒有起色,最后還以破產(chǎn)告終。
論才智,論勤奮,論計謀,他都不遜于別人,為什么有人成功了,而他離成功越來越遠(yuǎn)呢?
百無聊賴的時候,他來到街頭漫無目的地閑轉(zhuǎn),在一家書報亭翻看報紙時讀到一篇采訪某位商界巨子的文章。
文章里的記者問那位商界巨子:“你的父親究竟教會了你怎樣的賺錢秘訣?”
他回答說:“父親從沒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父親叮囑過,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這么多年這位建筑商終于弄明白一個道理:自己最初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過于精明,總是千方百計地從對方身上多賺錢,以為賺得越多,就越成功,結(jié)果是,多賺了眼前,輸?shù)袅宋磥怼?div style="height:15px;">
只懂追逐利潤,是常人所為;懂分享利潤,是有大德之人所作。
真正有格局的人,不會過于計較眼前的得失。
他們看到的是更遠(yuǎn)的未來,為那個更大的目標(biāo)去努力。
蘇格拉底說:“只期盼少許,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