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很多學道德經(jīng)的人,跟我說,學了道德經(jīng)以后,感覺自己的腦子都銹了,什么都不想想。感覺人活著就應該這樣的簡簡單單。
我很驚訝!因為你想當一個正當青年的他,整天什么都不想,也不積極上進,感覺什么都無所謂。這是多么可怕的一種現(xiàn)象。
當一個應該生機勃勃的他,卻只是做著自己的崗位,只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即可!完全不要求自己應該怎樣精進,認為這樣簡簡單單,樸素自然的活著就很好!
我想這樣的一個少年,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的評價他!
難道說是我們的價值觀出錯了嗎?是我們太功利性了嗎?是我們沒有遵循老子的道嗎?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認為道之所以稱之為道,是因為不可見即“無”,所以“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是人們已經(jīng)認識到了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主宰這世間的一切。只是找不出,道不明,所以名為“道”。當人類存在于世間的時候,萬物就需要有名來讓大家認識。名之所以是非常名,因為“名,萬物之母”作為道化生的“名”,他運行在世間的每一個事物當中。每一個事物都有他自己的道。就是“道”的具體化。所以他不是一般的“名”。即“名”是一個“有”的過程。
“有”與“無”在老子看來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無有入無間”所以道就在我們的身邊,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環(huán)境,都有他自己的道。道存在于萬事萬物當中。我們不必要那樣死板的認為道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他可以是任何樣子的!
老子講圣人是“無為”“樸素”如嬰兒般“純潔”的!他并不是告訴你,那就什么都不要做了!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嬰兒就好了!那不就是圣人的樣子了嗎?這樣不就是返璞歸真了嗎?
可是老子講的返璞歸真,是一個有智慧,什么智慧呢?就是一個通明的人,他能知天下——知過去,知未來,并且能夠過好當下。他講“無為而無不為”不是讓你什么都不想,而是讓你按照事情的規(guī)律即“道”來辦事。
如果你一個大青年,躺在家里,天天在那悟道,像嬰兒一般,難道就能夠更好的生活了嗎?
你天天默默無聞,日復一日干著自己的事情,沒有一點點的精進,難道你生活的幸福指數(shù)提高了嗎?
答案很肯定,不用別人告訴你!現(xiàn)實告訴你!你依舊煩惱,你依舊庸俗!
因為你沒有順道而行。順道而行的人他們貌似愚鈍,憨厚。但是他們順應自然規(guī)律行事。他們有很高的思想覺悟,他們明明白白,不斤斤計較,只是不在乎外在的名利,但是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他們一定是做的最好的!他們不是不想,而是已經(jīng)明白!他們不是不上進,而是不在乎名利,只在乎履行自己的責任。
但我們也不要局限于這樣,每一個人的環(huán)境,性格等等不一樣,所以你有自己的道的形式!但是逆道而行,結果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