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一居室,能做到什么程度?
總歸是要舍棄一些的,比如客廳和餐廳,往往只能二選一;衛(wèi)生間干濕分離,不敢想了;收納不夠,只能逼自己斷舍離。
今天這個小家僅有36㎡,卻擁有完整的玄關、餐廳、客廳,衛(wèi)生間不僅做到了干濕分離,甚至還塞下一個浴缸!
咱就說,這樣的小戶型,誰不愛??!
01
全封閉極簡玄關
把錢花在刀刃上
這間36㎡的公寓,位于圣彼得堡,由設計師Ganzha llya操刀設計。
公寓的戶型說來也有些古怪。在國內,類似的小戶型幾乎沒有玄關,而這間公寓的玄關是一個完全獨立封閉的空間。
打開門,就是一個封閉的玄關。
設計師沒有將玄關與生活區(qū)打通,而是保持原有的樣子,一方面可以隔絕戶外的灰塵,保持室內生活空間的潔凈,另一方面也更節(jié)省成本。
水泥灰的天花板,白色的墻面,簡單干凈,采光靠的是一盞簡潔的吸頂燈。進門兩側,設計了掛鉤收納、隔板,換鞋凳,換鞋凳對面是全身鏡。既方便屋主出門整理穿搭妝容,也能讓小空間里光線更好。
前方放置了簡易的鞋架用于收納日常的鞋子,另一邊拉開門簾有一個雜物間。
在玄關這個空間里,設計師幾乎是怎么簡單怎么來。因為在屋主看來,這只是一個暫時停留的地方,把一身的風塵仆仆與疲憊,都可以在這里卸下,實在不必花太多錢。
設計師也貫徹著屋主的想法,整個家的設計,可以說是把錢都花在了刀刃上。
02
全開放的生活區(qū)
干凈又溫馨
從玄關打開門進入,是一個溫馨開放的生活區(qū),客廳、餐廳、廚房、臥室,都在一個空間內??臻g雖小,但設計師以生活為軸心出發(fā),利用柜體作為軟隔斷,將一個開放的空間劃分得井井有條,彼此獨立又相互連接。
室內設計以淺灰色搭配原木色元素為主,營造出簡單干凈又溫馨的氛圍感。一進門,左側是一組定制收納柜,上下封閉式收納,中間是開放式,也是家中的展示柜,收納空間充足。
收納柜往里走,就是餐廚區(qū)。廚房采用一體化設計,櫥柜與門邊的收納展示柜相連,一氣呵成!
廚房呈L型,白色與原木色搭配的櫥柜系統(tǒng),清新文藝。
防濺面板選擇了黑色鏡面材質,一方面呼應了嵌入式蒸烤箱的顏色,增加色彩層次,另一方面,防濺面板材質的通透性,可以能反射光線,讓餐廚區(qū)更亮堂。
餐廳緊靠著廚房,小而溫馨。餐桌椅都選擇了極為輕盈的家具,一張白色的小方桌,日常方便屋主吃飯。
看似簡單的餐廳其實暗藏玄機。設計師在選餐桌時,考慮到偶爾會有朋友和家人來拜訪,于是選擇了這張可以通過拉伸變成多人位的餐桌~
只要往外一拉,加上隔板,只能坐下兩人的小方桌就能坐下4-6人,滿足屋主日常聚會需求。
客廳在廚房的另一邊。雖然空間不大,但設計師和屋主都沒有舍棄客廳??蛷d的設計很簡單,水泥灰的天花、白色的墻壁,沙發(fā)電視的基礎配置。電視柜,設計師做了加長加大的設計,定制的實柜,可以收納下更多日常用品。
綠色的雙人小沙發(fā)搭配一個極簡線條的黑色小邊幾,可以隨時移動,方便日常使用。
03
地臺+榻榻米臥室
搞定收納
比起小戶型中常見的,以玻璃門隔出一間臥室的設計,這個臥室更得我心。
整個臥室用原木包圍,臥室地面抬高,做成了榻榻米的設計。
從客廳走進臥室,需要上三級臺階,這讓每次進入臥室都有一種儀式感~
床體部分內嵌于地臺之中,有一種包裹感和安全感。
傳統(tǒng)的床頭柜被完全舍棄,取而代之是兩張小板凳,不僅高度更為合適,也很特別。
最巧妙的是,在與客廳的隔斷上,設計師做的是木條鏤空的設計。不僅讓臥室得以“呼吸”,也將臥室的光線引入了客廳。
同時,設計師增加了一個窗簾,來保證臥室的私密性。
另外,地臺之中還有隱秘的收納。
一個是在床尾,掀開地板就有兩個超級深的儲物空間;
另一個是在沙發(fā)后面,往外一拉就有兩個大的儲物箱,可以用于存放換季衣物、被子等不常取用的物件。
這個臥室,就像一個盒子,能夠包容下所有不安的情緒,安撫靈魂。
04
小衛(wèi)生間也能干濕分離
還塞下浴缸
衛(wèi)生間從玄關區(qū)域進入,事實上,這個設計并不太合理,晚上起夜需要打開門,進入玄關,才能進入衛(wèi)生間~
衛(wèi)生間的設計與整體風格完全不同,以綠色為主色調,點綴黑色,有幾分“幽深神秘”的氣質。
衛(wèi)生間的空間很小,設計師將所有東西尺寸縮小,做到了簡單的干濕分離。
洗漱臺是定制設計,一半柜子、一半空間留給洗衣機;上方一半鏡子,一半是收納柜。
另一邊的濕區(qū)用玻璃隔開,淋浴、泡澡兩不誤。
第一次看見這個小家,就愛上了臥室。后來,再仔細看,雖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設計師從生活出發(fā)對家的設計,處處都能讓人感受到這個家的溫馨之處。
家,從來不會因為“平方數(shù)”而被限制,幸福也不會。
(本文源自夢想家顏究所,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