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不易,轉載請標明來源
南哥答應的“福利”一定準時送到!
炒股能否賺錢,不在于股票的好壞,而取決于買賣點的對錯。同樣一只股票,你買可能虧錢,但我買可能賺錢。所以,選股更多是對買賣點的把握,擇時永遠比選股重要。
今天講的是選股方法,偏重技術面,等大家消化吸收后,南哥再講更深入的干貨。當然,前提是你要積極支持南哥,這是我分享經(jīng)驗的最大動力。
首先,在選股之前,首先要問問自己:現(xiàn)在大盤正處于什么階段(趨勢)?風險與機會的比率有多大(賠率)?這決定了“買”還是“不買”,即“該不該做”的問題。
然后,通過判斷大盤的形勢,評估賠率的大小,根據(jù)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制定相應的策略。這決定“買多少”(倉位)、“買什么”(選股),即“怎么做”的問題。
如果大盤明顯處于風險大于機會的階段,那么肯定不會去考慮“買什么”,因為最好的防范風險的措施就是不買。
如果你對大盤的評估結果是機會大于風險,那么下面的選股方法就可以學以自用。
通常而言,技術面選股我們首先看的是均線,比如我們熟知的5日、10日短期均線,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線,120日、250日半年線和年線,這兩條是長期均線。
根據(jù)南哥多年的經(jīng)驗,我更愿意用5日、24日(優(yōu)化20日)、72日(優(yōu)化60日)這三條短中期均線。注意,所有的行情軟件都可以修改均線指標參數(shù)。
長期均線看得比較少,因為這是用來判斷趨勢的指標,沒有誰會用半年線和年線去短線選股。
然后,成交量柱狀圖上也有兩條線,5日和10日均量線(軟件默認設置),但我會把10日均量線修改為60日均量線,因為這代表了短期和中期的量能趨勢。
據(jù)南哥所知,很多機構操盤手也是這樣的均線設置哦。
無論是大盤還是個股,都適用均線指標。當我們發(fā)現(xiàn)大盤或個股,5日均線開始上穿24日均線形成金叉,并且5日均量線上穿60日均量線,就是比較理想的買入信號。
以南哥現(xiàn)在拿的東旭光電(000413)為例,大概6月中旬我發(fā)現(xiàn)東旭光電的5日線已經(jīng)上穿了24日線,同時5日均量線和60日均量線也形成金叉,我立馬把它放進了自選股。實際上,這個時候我就已經(jīng)明確了“該不該做”的問題。然后結合成交量以及30分鐘圖等綜合評估,等待一個比較好的買點出現(xiàn)。
東旭光電技術面的突破以及疊加了“石墨烯電池”的事件驅動,才有了現(xiàn)在的強勢表現(xiàn),一個月漲幅達到50%。在此以東旭光電為例,不是推薦給大家,因為我今天已經(jīng)賣了。
按照上面所說的方法,我把幾只私藏的票也拿出來分享,比如象嶼股份、捷順科技、洪濤股份、科華恒盛等等。大家可以結合估值、成交量以及15分鐘、30分鐘圖進行綜合分析,僅供參考,不做買賣依據(jù)。
再次強調,炒股絕不是單線思維的活兒,上述方法只是眾多技術分析流派中的一種,大家在選股的時候,應該結合多重因素綜合評估才行。